您的位置首页  油气能源  石油

节能环保板块(节能环保板块分析)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节能环保板块(节能环保板块分析)

 

​美白祛斑食疗方,美白雀斑治疗,学习这些可以让壳鸡蛋也愿意放弃美白雀斑治疗,学习这些可以让壳鸡蛋也愿意放弃,保湿工作可以锁定我们脸上的水,这些美白技巧可以让你白光,皮肤状况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小化妆整理美白雀斑治疗,希望帮助你。

节能环保行业趋势分析一:环保产业化呈现4个层次

节能环保行业最明显的一个趋势:环保产业化。

我们对环保产业化的定义有两层。第一层是节能环保行业作为一个产业逐渐成形,第二层是节能环保行业内的领先企业逐步走向产业化集团形态。

第一层含义是非常明显的。节能环保行业在2016年已经达到了约4.5万亿元的产值,占全国GDP的6%,可称为当之无愧的支柱性产业。而十年前的2006年,节能环保行业的总产值也只是数千亿级别。十年时间,节能环保从概念走向现实,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并且仍然拥有良好的成长空间。

第二层含义是市场化竞争的一个大趋势,也是这篇文章主要探讨的主题,即环保企业的发展趋势——产业化集团趋势。

1.0时代:单一环保业务时代

在整个节能环保行业的发展初期,大部分环保企业是以单体业务形态存在的,比如水务企业主要是做污水处理或者供水,垃圾处理企业主要是做垃圾焚烧或者填埋,大气治理企业主要是做脱硫脱硝,配套企业专一提供配套的工程、消耗品服务等。这个时期的商业模式往往比较简单,盈利途径也较为清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1.0时代:环保企业主要通过单一业务盈利,处于整个行业价值链条的某一个单独环节。

2.0时代:复合商业模式和多元发展时代

随着节能环保行业不断发展,大概在2012年左右,环保企业逐渐迎来了2.0时代,这个时期部分环保企业开始拥有相对复杂的商业模式,业务结构也由过去比较单一的某一个点开始纵向延伸,产业化集团趋势开始萌芽且得到快速发展,目前雏形已经初步形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2.0时代:环保企业业务结构复杂,盈利模式多样。

常见的形态,是从单一投资商向工程建设板块延伸,形成投建运完整的盈利链条。优秀的环保企业甚至在设计、核心装备、消耗品(如药剂、催化剂)等投建运的下沉产业中取得突破,也就是以核心资源为原点的纵向一体化发展。

这个时期我们对行业内一体化产业化集团的界定标准是:具备相当规模,通过行业价值链两个以上的环节实现盈利,并且其各自盈利相当。

举个例子,如果一家环保工程公司偶尔持有了一个经营性物业,但其营收及利润两种形态差异很大,我们认为这个企业并没有成为一家环保产业化集团。

目前,这个形态还在不断发育,典型的如光大国际、首创股份、北控水务等,他们凭借产业链延伸成为2.0版本的产业化集团。

由于环保产业本身依赖于投资拉动,且产业化过程中涉及商业模式的问题,因此最终在2.0时代完成产业化集团转型的环保企业,基本上是以投资为核心的一级运营商。而部分以工程或装备为核心的企业,在这一阶段完成了转型升级,将投资运营业务拓展为主要业务形态之一,同时完成了初步的产业化转型,如盛运环保等。

2.0时代,除一体化延伸产业链外,相关多元化成为另一个发展方向。比如说,从单一的水务行业向垃圾处理、土壤修复等跨行业领域发展,形成大环保产业形态。

众所周知,环保行业细分领域内的商业模式、技术以及发展阶段差异较大,所以专业化公司跨行业竞争的难度往往较高。而多元化的企业可以针对某一城市或区域提供大范围的整体解决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相关多元化发展方向成为部分环保企业的选择方式。

综合看来,2.0时代的产业化趋势明显,发展道路清晰,是目前绝大多数环保企业产业化发展的选择路径。

3.0时代:产融结合的集团化时代

2.0时代产业化趋势存在明显的缺点:高度依赖投资拉动。由于商业模式设计的需要,后端产业依赖于前端投资规模,再加上相互竞争关系,后端产业很难在行业内快速扩张复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产融结合的模式在近两年获得一定程度发展,这也意味着3.0时代逐步到来。

目前,我们国家的环保产业化进程就处于3.0时代。为了解决2.0时代的缺陷,不少环保企业开始尝试借助金融力量来解决投资资金问题。典型的做法就是成立产业基金,由主体企业出资少部分作为劣后,其他资金由GP负责募集。项目的获取或者资金来源,从原来的企业投资部门转向由产业基金完成,环保项目逐步走向投运分离模式。但实际上,项目的控制权仍然在企业手中。

在这个阶段,基金、融资租赁等金融模式获得2.0时代的强者青睐,几乎所有2.0时代的产业集团,包括部分具有良好融资渠道的上市公司,都纷纷成立或深度参与产业基金,形成产融互动的良好局面。

本质上来说,3.0时代具有强烈的金融色彩,是2.0时代的延伸。金融板块的介入,强化了投资环节的纵向一体化发展。这一时期环保企业的产业化形态丰富多彩,开始逐步跨出传统环保行业的范畴,进入金融领域,形成更加强烈的产业控制力度。

这样一来,环保产业化的竞争趋势就呈现出3个层次:实现深度产业化的环保企业开始实施产融结合的跨界——处于3.0时代;实现价值链基本形态产业化的环保企业正在强化自身的商业模式设计——处于2.0时代;还有相当一大部分环保企业仍然依靠工程或者设备制造等单点盈利——处于1.0时代。

同样属于环保行业,但不同企业之间的发展差距却非常大,这也是环保行业的一大特征。后进入者,包括目前业务形态停留在1.0时代的环保企业,往往都处于不利地位,原因就是环保行业越来越多地与资本相结合,进入产融结合双轮驱动的新时代。

4.0时代:环保产业化将往何处去?

环保产业化4.0时代已经悄悄到来,这对于那些仍处于1.0时代的大量环保企业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那么,4.0时代的环保产业化方向在哪里?结合对环保产业发展趋势最前沿的理解,我们认为是更为深度的跨界和平台化,4.0时代将培育出环保行业最具有竞争力的数家企业,但仅有极少数的企业可以完成4.0时代的完美蜕变。

对于想做大做强的环保企业来说,我们建议要仔细理解环保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制定相应对策,尤其是对商业模式的重新设计,以及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尽快摆脱与行业发展脱节的困扰。对于行业领头羊而言,可以借助产业化的优势资源巩固行业地位。对绝大多数中小环保企业而言,4.0时代同样拥有非常良好的发展机会。

节能环保行业趋势分析二:产业环保化加剧行业竞争

节能环保行业的第二个趋势,就是产业环保化。

与环保产业化相同,产业环保化也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各大产业越来越重视环保,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力求环保达标;第二层是有条件的企业以新人的姿态开始进入节能环保行业,竞争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

我们先来看产业环保化的第一层含义。

2015年是新环保法的实施元年,这部法也被称为史上最严。相比于旧法,新法最严厉的莫过于对严重违法行为的入刑规定,这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环保,不能再像过去简单缴纳罚款整改了事。

新法对大量工业企业来说,最直接的影响是成本增加。最典型的就是,强制脱硫脱硝导致火力发电企业单位发电成本上升2~4分钱。尽管国家对脱硫脱硝电价有补贴,但仍有部分企业铤而走险,不正常运行脱硫脱硝设备以节约成本。过去,对于这类行为往往是经济处罚,导致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长期存在。现在,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将被判刑,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这种行为的蔓延。

可以说,环保为各大行业企业所重视,就是源于新环保法的颁布和实施。同时,产业环保化也给节能环保行业带来诸多机会,如锅炉改造、脱硫脱硝、除尘、工业废水处理等。

随着环保政策密集出台、环保标准不断趋严,TOB(工业)市场未来仍有良好发展机会,与TOG(市政)市场一并成为节能环保行业的两块大蛋糕。以大气治理为例,从脱硫脱硝到超净排放,再到目前正在推进的VOCs治理等,每一次环保标准的提高都会给环保治理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当然,TOB行业本身的特性,也决定了这一市场存在一定风险。在TOB市场发展初期,企业对环保的投入往往以工程的形式进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大行其道,环保工程类公司获得良好发展。到TOB市场中后期,BOT和PPP等模式出现,工程作为商业模式设计环节存在,不再是纯粹的短平快环节,后期的持续维护成为环保企业主要利润来源,但TOB市场风险也随之提高。

简单地说,从前环保工程企业做完脱硫脱硝改造,就要求业主支付工程费用,结算利润后还要卖给业主催化剂。现在呢,业主要求环保工程公司先行垫资建设,然后以处理费的形式,将处理量与处理效果关联起来30年付费,取个好听的名字叫PPP。

也就是说,干完了活要30年才付清钱,风险相对高很多,尤其是近几年工业不景气,业主一旦出现问题,环保企业前期投入就会血本无归,所以商业模式的设计、边界条件的洽谈无比重要。

产业环保化的第二层含义,即产业方主动进入节能环保行业,意味着原来的客户变成了竞争对手。目前,128家央企中有61家已经进入节能环保领域,其中进入水处理领域的央企最多。

这里所指的产业方,是指真正的以某一个实体产业为核心的企业,不包括部分服务类/轻资产类公司拓展业务而进入的。比如大量工程公司,包括部分央企,以前主要是路桥或者房建,现在开始进入节能环保领域做PPP模式,我们认为这是业务拓展,不属于产业环保化。

这些新进入者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在原有产业中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拥有雄厚的资本以及较强的并购整合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佬。

二是具有明确的环保需求。由于所在产业规模通常较大,而且以常规产业为主,如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企业自身具有明确的环保需求,如大气治理、工业废水治理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企业内部市场巨大。

三是原有产业发展前景不足,企业寻求转型,节能环保行业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方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原来的产业不好搞,现在想赶时髦。

因此,大量各类行业巨头纷纷扎堆节能环保领域,这些具备产业规模、资本优势的新进入者,通过以下几种策略进行环保业务转型或者业务拓展:

第一,集合原有产业中优势的技术、人才,依托某一个关联紧密的主体,成立专门的环保公司。设计院、研究院、原有小规模的环保项目公司等,都是产业方相对青睐的环保基础资源。

第二,深度挖掘内部市场。因为原有产业的环保需求明确,所以产业方进入节能环保行业后,往往要求下属各级分子公司将环保业务全部交给内部公司。

第三,发挥资本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强大的产业资本为产业方进入节能环保行业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原有的产业地位也让产业方拥有高举高打的心态,因此并购整合合适的公司、强化自身的环保力量,成为产业方的另一种选择。

第四,逐步开拓领域,突破自身瓶颈。在内部市场整合、外部资源整合顺利情况下,不少环保新贵开始开疆拓土,凭借良好的行业解决方案、资本优势等,不断拓展业务,谋求更好发展。

上述策略通常保障了新进入的产业方能够在环保领域内生存下来,但对于整个节能环保行业来说,无疑加剧了行业竞争,尤其是原来为产业方提供环保服务的企业,既丢失了原有市场,还要与昔日客户迅速转变关系成为竞争对手。

当然,这些产业方进入节能环保行业也并非一帆风顺。比如,产业方过度依赖内部市场,导致真实竞争力严重不足,且市场开拓不力;甲方心态难以适应节能环保行业的竞争模式;对节能环保行业了解不深入导致盲目行动等。因此,那些能够进入节能环保行业并且真正在这个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大佬,是非常不容易的。

当前,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巨头正在向节能环保领域转型。总的来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一方面,说明节能环保行业本身属性良好;另一方面,正常的竞争可以使节能环保行业的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运营能力,形成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节能环保行业趋势分析三:环保金融化改变了行业竞争格局

节能环保行业的第三个趋势,就是环保金融化。

所谓环保金融化,一方面是指金融资本与节能环保行业深度结合并推动行业发展,另一方面是指环保企业涉足金融产业并形成产融结合的集团化企业。

我们先来看环保金融化的第一层含义,通俗讲,就是金融资本向节能环保行业的渗透。

近年来,节能环保行业受到金融资本青睐。因为节能环保行业是朝阳产业,资本自然会追逐政策红利,更为重要的是,节能环保行业项目通常采用特许经营形式,收益比较稳定。

目前,金融资本参与节能环保行业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是借贷模式。这种模式最常见也是最传统的,比如银行贷款,主要参与机构包括银行、信托、资管公司等。这类机构以固定收益模式为环保项目提供各类贷款支持,从中获取利息。借贷模式的本质是债权,因此衍生出债券模式,考虑到节能环保行业的特性,我们通常把针对具体项目的债券界定为绿色债券。

第二种是基金投资模式。这种模式目前较为流行,又可以分为直投项目和投资企业。前者是指,基金将资本直接投向具体落地的环保项目,比如PPP基金。后者是指,基金将资本投向那些优质环保企业,企业再对资本进行支配,比如环保类VC/PE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私募基金(PIPE)在节能环保行业中暂时还没有出现,但这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单一提供资金或者再加上浅层资源整合都无法帮助企业快速发展,那么企业就会寻求与有实力的机构开展更加深度的合作,双方共同管理公司。我们认为,具备资本与产业双重能力的金融机构,利用PIPE模式推动节能环保行业发展指日可待。

第三种是产业投资模式,也可称之为产融结合模式。VC/PE投资的核心是在短期内获得一定收益并退出,参股是其主要表现形式。而产融结合模式则是金融资本凭借自身优势,直接打造对应的产业形态,对所投入的产业实现绝对控股并直接经营,如中信产业基金旗下的中国水环境集团等。这类企业本质上说是一家典型的环保企业,但其背后的投资逻辑和VC/PE投资逻辑大相径庭,主要靠产业长周期运营获利。

金融资本的介入,一方面创新了投运分离等新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也使环保资产属性发生了新的变化,大体量资金的避险需求把稳健的环保资产视为金融属性强烈的金融资产。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节能环保行业收益稳定意味着风险较低,这就验证了业内的另一种说法,收益较低,成长性存疑。所以,节能环保概念很火,环保企业市值却并不高,即便是龙头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概念相比,差距也非常大。

业内人士都知道,节能环保行业估值往往采用现金流折现方式,这就导致行业内并购、估值往往是一场钱买钱的游戏,传统的PE(市盈率)和PB(市净率)估值模式仅仅是作为参考。尽管如此,避险功能加上Pre-IPO的诱惑,仍然让金融资本对环保产业垂涎不已。

环保金融化的第二层含义,即环保企业借助金融资本发展壮大。目前,这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基本模式,行业内稍具规模的环保企业都在利用金融手段建立自己的优势,如光大国际、北控水务、首创股份等。

目前,节能环保行业自身实现金融化,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产业基金模式。这种模式中,环保企业通常与专业的基金管理机构合作,环保企业作为LP(有限合伙人),专业基金管理机构(环保企业也可以自己成立基金管理机构)作为GP(普通合伙人),通过环保企业的担保、出资、劣后等各种形式形成杠杆,加强环保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扩大企业投资能力(项目直投),或者并购其他企业获得更好的技术、市场、人才等(并购基金)。这也是产业基金目前主要的两种表现形式,即并购类基金和PPP基金(或类似)。

二是融资租赁模式。因为节能环保行业收益率较低,且投资拉动形态明显,所以主流环保企业的资金需求量较大,解决资金问题成为很多环保企业的常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融资租赁、保理等金融业务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比如说,主要设备通过租赁方式获得,企业在投资阶段可以减少大量资金的一次性支出,从而使净利润有所保证,财务报表更加靓丽,并且有助于其他融资方式的开展。

三是再融资模式。如前文所述,环保项目的收益周期较长,项目投资收回往往需要十几年的时间。环保企业在投资完成后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收回成本,甚至在项目前几年是亏损的,而投资拉动模式又有局限性,因此环保企业利用现有项目进行再融资,成为快速回笼资金的另一种选择。

常见的回笼资金模式,是通过ABS(资产抵押证券)将项目未来特许经营期内的收益证券化,如首创股份发行的中信证券-首创股份污水处理PPP项目收费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并不是新鲜事物,类似的产品如房地产的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都已经非常成型,但在环保行业还刚刚起步。

除了以上3种模式,常规的IPO、定向增发等不予探讨。尽管环保企业的金融化手段让人眼花缭乱,但本质上都是在拓宽融资渠道,强化资金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无论从金融端来看,还是从环保端来看,环保金融化对行业的整体影响都是比较大的。金融的加入,重新评估了整个行业的资产属性,同时改变了行业的竞争格局,环保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并逐渐演变成环保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竞合关系,资本运作能力成为节能环保行业企业的新竞争要素。

节能环保行业趋势分析之四:环保竞争区域化呈现诸侯割据之势

节能环保行业的第四个趋势,就是环保竞争区域化。

节能环保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整个行业内的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尤其是2015和2016两年中,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主力细分行业中频繁出现低价中标现象,且不断刷新价格底线,甚至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完全不顾投资回报率的恶性竞争程度。

进入2017年,低价竞争事件相对较少,我认为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为拿项目不顾一切最终付出了一定的代价,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理智地看待环保项目;二是前一个阶段的新进入者,包括强有力的追赶者,已经实现了原始积累;三是新进入者开始相对理性地看待节能环保行业。

即便如此,节能环保行业的竞争依旧激烈,但总体趋势向好,这也给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竞争环境。原有的粗放的竞争模式正在逐步失去市场,精细化管理开始得到节能环保行业企业的重视,对应的市场开拓、区域化策略也逐步落地,由此呈现出了节能环保行业的第四大趋势——环保竞争区域化。

环保竞争区域化,我们认为包含3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指,整个节能环保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呈现不同区域不同竞争热度的区域化特征。第二层面是指,领先的环保企业区域化扩张、打造区域根据地意图明显。第三层面是指,区域性环保企业开始大量出现,诸侯割据与全国扩张正面碰撞。

全国范围的竞争区域化

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层面,即全国范围的竞争区域化。

节能环保行业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也和我国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息息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污染相对就越严重,环保市场启动得也越早。再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支付能力强,节能环保行业投资分险较低,如京津冀、江浙沪、珠三角等区域的环保产业发展程度较高,环保投资规模较大,各类环保细分产业在这些地区也较早得到发展。

相反,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污染相对较少,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敏感程度在初始阶段并不如发达地区强烈,如云贵、西北地区等。这些地区有着天然优势,山青水绿天蓝,因为经济不发达,所以对自然的破坏程度也较小。

但是,这些地区所面临的环保压力在今天来看却丝毫不小。无论是西南地区,还是西北地区,均是我国主要水源的发源地,其自然生态环境的好坏关系人民的健康问题。因此,西部地区的经济虽尚未达到东部地区的水平,但环保要求却一视同仁,要向东部地区看齐。既要发展经济,还要遵循高环保标准,当地政府的压力着实不小。

所以总体上看,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明显呈现出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逐步演进的区域化特征。

东部、南部等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良好,环保产业发达,商业模式成熟,政府以及公众也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因此,在这些区域内环保企业要想拓展业务,面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需要全面考虑金融、技术、建设周期、运营成本、管理模式等各项综合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最佳的市场机会。但是,西部、北部等欠发达地区的环保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虽然环保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小,但往往出现行业巨头与夫妻店共同竞争一个环保项目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务、垃圾焚烧等领域,区域化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在流域治理、危险废物等新兴细分领域,这些区域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环保企业的区域化竞争策略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层面,即环保企业的区域化竞争策略。

从主力产业领域来看,领先的环保企业均形成了区域化布局,比如水务领域的北控水务在山东、江浙、安徽、云贵、辽宁等地区,首创股份在湖南、江苏、山东等地区;再如,固废领域的光大国际在江浙、山东等地区,中国环保在河北、山东、江浙、河南等地区。这些环保企业在上述地区均布局了大量项目。

从全国布局的领先环保企业项目分布集中形成优势区域的基本特点来看,与前述分析趋同的是,江浙、山东等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基数较大,是行业领先企业的首选拓展区域,与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区域化形态几乎保持一致性。

一方面,这些发达且需求明确的地区吸引环保企业投资。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行业领先企业在这些区域的激烈竞争也促进了这些地区环保问题的解决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行业前列企业在优势区域上存在大量的重叠,这也从侧面反应出整个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

与布局区域化结果相对应的,是环保企业市场拓展策略的区域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不论是一线大城市,还是偏远农村地区,都有着强烈的环保需求。在环保产业发展初期,市场需求处于逐步释放的阶段,环保企业主要依托单个项目逐步拓展业务,再加上项目本身对周边区域的示范效应,天然地助力环保企业形成了自己的优质基础区域化市场。比如,光大国际的第一个垃圾焚烧发电厂位于苏州,随后江苏快速成为光大国际的业务拓展根据地。

近些年来,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环保产业市场全面爆发。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大型环保企业很快意识到,以总部为核心的市场拓展体系和管理体系均难以照顾到分布于全国各地的需求,因此区域化策略被快速应用。

早在2013年,北控水务便开始实施大区制,将全国市场分为若干个大区并向大区授权,以大区为依托展开市场开拓与经营管理。而这种将全国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市场进行开拓及管理的方式,尤其是近几年,在其他全国性布局的企业中是较为常见的做法。

区域化策略看似简单,实际上在实施过程中,环保企业仍然会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准确定位大区以及如何管理大区。

从定位来看,结合环保产业常见的投建运模式,大区可以是强调开拓的市场拓展中心,也可以是五脏俱全的投建运一体化的小总部,还可以是介于这两个极端中的平衡点。不同定位对应不同的管理模式,即使同样的定位,总部与大区之间的管理模式仍然可以有多种选择。

比如定位为市场拓展中心,那么大区是否对项目投资拥有一定的权限?在整个项目投资的漫长链条中,关于立项、边界洽谈等如何与总部之间的责权进行划分、相互配合?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企业区域化策略是难以成功的。

区域性环保企业大量出现

我们最后看第三层面,即区域性环保企业大量出现。

区域性环保企业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企业是在某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自己的优质市场,但受限于政府关系、投融资能力等,很难突破所在区域;第二类企业比较特殊,是由政府以省一级区域为核心组建的大量省级环保平台企业。

第一类属于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广为人知的企业,例如重庆水务公司,以重庆市供水、排水、生活污水处理为核心,但在重庆市以外区域则极少有项目,属于典型的区域化市场。尽管向外拓展业绩明显落后于整个行业,但重庆水务在自己的优势市场取得的成绩相比于部分全国布局的水务企业更为耀眼。

不妨看一组数据,2016年水务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营收为21.6亿元,平均净利润为4.1亿元,而2016年重庆水务营收44.5亿元,净利润高达10.7亿元,远超同行业同期水平。

这类企业对自己的根据地精耕细作,凭借在区域内的良好政府关系,对其他想进入的企业构成了不小的障碍,但这类企业自身向外扩张乏力,成长空间有限。从推动市场有序、公平竞争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此外,还有部分城市原本计划将所属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以PPP的形式推向市场,现在却将其下属水务资产打包,输送至其所属的或新成立的水务公司。这些水务公司本质上还是原有的国有事业单位,或者是经营能力较差的原各水厂,虽然企业体量做大了,但仍然面临发展无力、经营不善、管理混乱的困局。这种做法属于换汤不换药,有违市场公平竞争。这也是一种退步,不利于市场竞争。

第二类企业的出现则更为复杂。2015年,部分省份开始整合环保厅、国资委等各个不同政府部门下属的环保资产,部分省级环保平台企业开始出现。

从已有的数据来看,目前全国已经成立了6个省级环保平台企业,如陕西环保集团、江西环保集团、辽宁环保集团、广业环保集团、江苏环保股份和安徽环境科技等。上海环境、上实环境等虽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但其历史、业务、发展等与上述企业存在明显差异,不在其列。还有其他省份正在筹备建设类似平台。

我们总结了这些省级环保平台企业具有的一些共同特点。

第一,发展历史较短,组织管理压力较大。省级环保平台企业出现的时间均较短,通常由省政府(环保厅、国资委等)在最近两三年内,将所属尚未市场化的环保资产如环评机构、监测机构等,进行重新整合后形成。实际上,整合前各业务已经存在多年,因此形成了先有子公司、再有母公司的局面,而母公司成立时间较短,整体人员安排、组织管理等都面临较大压力。

第二,业务杂乱,发展前景堪忧。组建之初,由于需要抢占行业制高点,同时考虑营收、业务整合等需要,省级环保平台企业几乎拼凑了省内所有的环保相关资源。从业务类型看,大部分省级环保平台企业已有或计划开展的业务包括环评、监测检测、工程(监理)、污水处理、土壤治理、垃圾处理、餐厨处理等,甚至是房地产、特色小镇等非相关业务,业务范围覆盖面大,但实际发展主线缺失,发展前景堪忧。

第三,行政化强于市场化。由于子公司业务存续时间长,为了便于整合及领导,省级环保平台企业在组建期内由政府部门领导挂帅的现象较为突出,企业内部也不自觉地偏向行政化管理,部门设置、岗位设置、管理权限均向行政机关靠拢,整体运作形式也与市场化存在一定差距。在关键的薪酬、绩效等利益体系上,与市场差距也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省级环保平台企业的发展。

对节能环保行业内的企业来说,省级环保平台企业的出现,再一次增加了竞争格局的变数。和原有的区域优势企业相比,这类企业在政府关系方面更胜一筹。省一级政府、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得第二类企业在区域内优势明显,行业内细分龙头企业与省级环保平台企业大量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从侧面反映出市场化企业面对这种特殊形态竞争的无奈与选择。

尽管天然具备优势资源,但并非所有的省级环保平台企业都能够把握住行业的发展机遇。因此,对于省级环保平台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总结了几点可能性。

第一类,实体化的竞争企业。我们认为,部分省级环保平台企业能够在节能环保行业大发展的过程中把握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手中的优质资源,成为与现有综合性环保企业一样,或者在部分细分领域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从而由省内拼凑出来的平台企业进化为实体化的竞争企业,成为行业的新生力量。

第二类,投资平台。我们认为,大部分省级环保平台企业可能成为节能环保投资平台,其主要资源体现在对资金的把握,并结合政府资源,形成前端投资的独特优势。但在具体项目建设运营端,由于管理链条加长、难度较大,加上企业积累不足,往往采用合资、参股、委托运营等方式加以解决。持续若干项目后,省级环保平台企业在投资端变得越来越强,在多产业管理及运营端则越来越弱,逐步进化为投资类的平台公司。

第三类,维系化。除上述两种发展趋势,我们估计仍有部分省级环保平台企业缺乏准确定位,拥有的核心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反而受到成立时业务繁杂的影响,整合力度不足或选择了错误的发展方向最终深陷泥潭,仅能维系企业现状,或者发展速度大幅落后于行业整体情况。

我们建议,省级环保平台企业应该认真梳理自身的资源与优势,准确定位自身的发展方向与优势产业,并对企业的管理体系、激励体系市场化,把握住行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节能环保行业趋势分析之五:国强民弱现象短期内不会改变 民营企业该如何破局?

节能环保行业的第五个趋势,就是国强民弱。

国强民弱中,国是指国有企业,民是指民营企业。国强民弱是指节能环保行业中国有企业越来越强,民营企业则越来越弱。严格意义上说,这并不是一个趋势,而是在我国特定政治、市场背景下的一个持续延续的现象。节能环保行业兴起后,主要市场上就一直呈现出国强民弱的形态。

我们不妨来看看目前主要市场的排名情况:在传统水务市场TOP10中,处理规模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北控水务、首创股份和粤海水务,这三家企业全都是国有企业。其中,北控水务与首创股份分别隶属于北京市国资委管辖下的北控集团与首创集团,粤海水务则是广东省国资委管辖的粤海控股集团下属子公司。

排名第四到第十的分别是上海城投水务、威立雅中国、中法水务、深圳水务、上实环境、中国水务投资、碧水源。其中,上海城投水务、深圳水务、上实环境、中国水务投资都是典型的国有企业,威立雅中国、中法水务分别是世界水务巨头威立雅集团和苏伊士集团在我国的投资主体。碧水源则是TOP10中唯一一家民营企业,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创始人文剑平作为控股股东拥有22.95%的股权,但其也引入了国开创新基金作为十大股东。

我们甚至可以扩展开来,水务行业排名第十一到第二十的分别是中环水务、兴蓉环境、桑德国际、创业环保、北排集团、重庆水务、光大水务、康达环保、武汉控股、鹏鹞环保。

这十家企业中,康达环保、鹏鹞环保是民营企业,分别在港交所、新交所上市。桑德国际,其同胞兄弟桑德环境已经被启迪控股收购,成为标准的国有上市公司。桑德国际本身就处于私有化进程中,未来是继续保持民营企业身份,还是步入桑德环境的后尘,值得期待。除去这3家民营企业,其他7家均为国有企业。

汇总上述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水务行业TOP20中,国有企业占到14家,外资2家,民营企业只有4家。国有占比为70%,非国有(含外资)占比仅为30%,传统水务行业国强民弱的情况可见一斑。

固废板块中最为火热的生活垃圾焚烧市场,与传统水务市场情况基本一样。TOP10中,仅有杭州锦江、盛运环保两家民营企业,其余8家包括光大国际、中环集团、北控等都是典型的国有企业。TOP10~TOP20中,则有旺能环保、粤丰环保、圣元环保、伟明环保、中国天楹等5家民营企业,与瀚蓝环境、首创环境等国有企业平分秋色。

但汇总之后的结果是一样的,TOP20中65%的企业是国有企业,仅有35%的企业是民营企业。如果从规模本身的占比来看则更加明显,由于大量国有企业在前十中占据绝对优势,而在前十至前二十基本平分秋色,因此汇总之后国有企业规模占比接近于70%,民营企业大约在30%。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来自于市场导向和资金压力两个方面。

所谓市场导向,是指目前环保主力市场都来自于政府采购的各类环保服务,例如水环境治理、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国有企业在与政府谈判的过程中,由于其股东背景,相比于民营企业具备天然优势,再加上民营企业由于历史上自身管理、运营规范性等欠缺,政府在确定合作伙伴时,通常会选择国有企业,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等风险。不难看出,上述种种原因导致了市场导向严重倾向于国有企业。

关于资金压力,则指节能环保行业常规的投建运模式下,以投资拉动为龙头的效应明显,而投资第一要素则是需要大量的资金保证。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在资金的获取渠道、获取体量、资金成本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即使民营企业上市后,融资渠道相对多元化,但融资成本仍然与大型的央企国企存在差距。这也导致目前在重资本的流域治理、商业模式尚未完善的农村环保建设等领域内,即便金融手段非常丰富,民营企业也很少进行大举投入——并非不想进入,而是成本太高。

短时期内,上述要素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因此我们认为,国强民弱的趋势将会持续下去。这种形势下,我们需要考虑,处于劣势地位的民营企业,如何获得更加良好的发展机会?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建议处于相对弱势的民营企业采取以下策略,以寻求更好的发展。

策略一:规范管理

有的企业家认为,规范管理不能算作一个策略,但这恰恰是我们对民营企业提出的首要建议。

在节能环保市场中,无论在政府面前还是行业内部,民营企业的口碑都颇有微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不规范。

众所周知,节能环保行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行业,而是一个需要对公众负责的行业,大部分项目收益率并不高,企业需要有一定的情怀才能坚持下来。

但是,部分民营企业恰恰就忽略了这一基本要素,完全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忽略管理的规范性,对各个项目的风险控制不严,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放任不规范行为。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低价竞争现象,既破坏了行业规则,也给社会、公众带来伤害,终究是害人又害己。此外,一些民营企业虚增成本、偷税漏税等情况也时有发生,财务规范性较差。

必须承认的是,国有企业在这些方面做得相对更加规范。事实上,短期来看,管理规范可能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损失,但长远看来,只有坚持整体管理的规范性,民营企业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

策略二:错位竞争

面对强大的国有企业,有能力直接与其竞争的民营企业目前越来越少,优质的民营企业被国有企业并购整合得也越来越多。目前,国有企业的主要竞争市场在于顶层的投建运环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级运营商。但是,节能环保行业的可细分程度非常高,除了位于行业顶端的一级运营商以外,还有大量的配套和二次运营的机会,这给民营企业发展留下了良好的空间。

对此,我们建议民营企业可以考虑采用错位竞争的策略来促进自身发展。错位竞争,包括区域错位和产业错位两种。

区域错位是指避开国有企业强势的区域市场,在自己拥有较好资源的市场和空白市场进行大力开拓。在节能环保行业趋势分析④:环保竞争区域化呈现诸侯割据之势一文中,我们已经仔细分析过整个节能环保行业的区域化特性,民营企业可以根据具体的竞争情况,选择竞争程度较低、自身条件较好的区域进行开拓,避开与国有企业的正面直接交锋。

产业错位是指避开对民营企业不利的产业,如高度依赖于低成本资金的产业,选择更加适合于民营企业的短平快特点的产业进行发展,如水务行业,包括水环境治理行业,虽然民营企业的竞争处于明显劣势,但水务行业的产业链纵向非常深,具体项目落地涉及大量的设计、工程、设备等,这些领域内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垄断性相对较弱,民营企业可以选择合适的细分领域进行切入,谋求更好的企业发展。

策略三:创新发展

传播绿色理念,追求绿色时尚。用心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和绿色环保同行、建立绿色和谐校园”的绿色学校建立活动。努力学习环保知识,用心参与校内校外环保宣传和环保实践。

在未来核心竞争力打造方面,我们建议民营企业在技术、金融、机制等多个层面充分创新,形成国有企业短期难以追赶的竞争优势。

技术方面,我们建议民营企业加强对科研技术的投入,通过对行业趋势的判断,提前在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内,投入合适的人力物力进行技术开发,获取先进的技术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上的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形成先发优势、成本优势以及解决方案优势,解决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或走在行业前列,最终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金融方面,我们建议民营企业利用融资租赁、产业基金、上市融资、ABS等多种金融手段,适当配置于不同的具体项目,扩大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机制方面,我们建议民营企业在发挥自身灵活的机制基础上,考虑真正的平台化、阿米巴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机制,重构企业的利益机制、考核机制等,调动员工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策略四:合作共赢

尽管节能环保行业国强民弱趋势明显,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国有企业改革给民营企业发展带来的机会。混改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行业内已经出现了不少混合所有制形式的节能环保企业。并且,不少节能环保国有企业正在谋求混改以更好地发挥企业优势,进而快速占领市场高地。在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可以找准机会,与国有企业合作成立新的混改平台公司,实现与国有企业的顶层合作。

此外,在业务层面,我们认为民营企业也可以考虑与国有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彼此优势,促进双方共赢发展,如共同开发市场。根据双方在产业链的优势以及对长短期收益、现金流的偏好,在项目落地过程中设计对应的商业模式,达成各自的商业目的,实现合作共赢。

上述策略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优势资源,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避免在行业内恶性竞争,通过整合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节能环保行业趋势分析之六:跑马圈地转瞬即逝 环保市场或将迎来新变化

节能环保行业的第六个趋势,就是跑马圈地。

跑马圈地,准确地说并不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而是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并且持续了多年。所以,除了考虑跑马圈地本身作为一种趋势延续外,我们更应该考虑后跑马圈地时代,节能环保企业该何去何从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节能环保行业跑马圈地行为的本身。节能环保行业的主力市场如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新能源等,都具有天然的自然垄断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市场(城市)只能容下有限数量的企业,比如该市场建造两座10万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就饱和了,再建造就是浪费。再比如,电网容量是有限的,屋顶空间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太阳能光伏板不可能无限制地铺设下去。

同时,这些产业还具有一个特点,就是运营周期长——PPP协议签订通常是20年或者30年,甚至更长。这就意味着,谁抢先拥有了这些资源,谁就占据了优势地位,且这种优势地位可以延续数十年,所以跑马圈地的现象就出现了:尽量多地将这些具有自然垄断性的资源揽在自己怀里,形成稳固且长期的优势,并对竞争对手造成强烈的打击。

目前,传统水务行业、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危废领域、新能源领域等跑马圈地的现象比较严重。未来,土壤治理领域、餐厨领域以及部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领域,如汽车拆解、电子垃圾处理、矿渣处理等,也将出现跑马圈地现象,发生时间周期取决于上述产业自身发展情况,主要在于盈利性、商业模式等是否成熟。

当然,市场容量足够大,或者不具备自然垄断性,亦或风险较高的细分行业,跑马圈地现象就比较少甚至没有,或者仅存于部分细分领域内。例如大气治理,通常第一污染源为工业企业,因此优质的工业企业是大气治理企业的第一青睐目标,也是跑马圈地的重要对象。

以电力企业为例,因其具有良好的现金流,环保需求强劲,一直都是脱硫脱硝市场的宠儿,也是跑马圈地的标准对象。但同样有着强烈环保需求的钢铁、水泥等企业,因为受经济周期影响以及自身风险高企,为其提供服务自然就伴随着较高的投资风险,相对而言就没有电力企业那么受欢迎。同样的产品和服务,面对火电厂和水泥钢铁企业,选择的策略完全不同,这就是典型的细分行业在跑马圈地过程中,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进行再度细分。

工业节能、工业废水等领域也有类似的问题。工业企业的环保市场容量足够大,其自然垄断性较弱,同时受工业企业自身经营情况限制,加上其本身风险较高,因此跑马圈地的现象相对较少。

企业通过跑马圈地能够快速扩大经营规模,但是跑马圈地是有限度的。跑马圈地的有限性,意味着行业内的企业都数量存在一个峰值,超过这个峰值企业将面临无项目可做的局面。

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有限性为例,2015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是1.91亿吨,比2014年增加了大约7%。其中焚烧量是6175.5万吨,占比为32%,填埋量是1.15亿吨,占比是60%。当年的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约22万吨/日,垃圾焚烧发电厂有220座,平均每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为1000吨/日。按照发达国家70%~80%的焚烧处理水平,在不考虑生活垃圾增量的情况下,假设我国可以达到75%的焚烧处理水平,那么我们需要大约39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考虑到未来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规模可能越来越小,比如日处理能力为500吨,则需要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大约500座。

即使考虑到生活垃圾增量,但由于每年增量有限,并且伴随城镇化率的逐步平稳、社会环保意识形态的不断加强、垃圾分类的逐步推行,正反因素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行业总体能够容纳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大概就是这个水平,基本在500座左右达到峰值,超过这个数量就意味着不少垃圾焚烧发电厂可能出现原料荒。

而实际上,2015年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220座,同时大约有同等数量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在建,初步估计已经明确规划建设的数量加上已运营项目数量大约在400座至450座之间,离我们预计的500座已经非常接近。

也就是说,生活垃圾焚烧企业在市场中想要获取一个项目将越来越难,因为整个市场正趋于饱和,从前跑马圈地的疯狂扩张可能转瞬即逝,企业将面临没有新项目可开发的尴尬境地。同样的情况在生活污水处理、供水等多个领域内都会出现。

在这种可预期的趋势下,我们不得不思考另一个问题:跑马圈地结束以后,节能环保企业该何去何从?我们认为,未来的节能环保行业市场将发生以下5个方面变化:

第一,并购整合加剧

作为一种规模化手段,在大范围跑马圈地宣告基本完成、新建以及TOT项目机会越来越少的背景下,并购整合将迎来一轮大爆发。

2013年,北控水务并购标准水务,一举增加202.6万吨/日的处理规模,引发业内人士关注。实际上,过去5年间,北控水务新增了2224万吨/日的处理规模,其中的48.1%即1070万吨/日的处理规模是通过并购实现的。此外,光大国际通过并购东达水务,使处理规模达到112万吨/日,在水务行业快速实现了突破,奠定了地位。

过去,在新建、TOT等主力市场机会较多的情况下,节能环保行业类似这样的并购整合并不多见,一旦出现就是整个行业为之侧目的大事件。而在未来,小到一两个单体项目,大到几乎同级别同体量企业的并购重组都将成为常态,包括耳熟能详的行业巨头也可能出现相互之间的吸收、合并等。在市场容量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并购整合将成为规模竞争的最主要手段。

我们预计,这种并购整合将遵循从劣质到优质、从小型到大型的基本规律。所谓从劣质到优质,是指首先在行业内推出的可并购标的,大部分属于相对劣质项目,这些项目往往存在经营困难、现金流短缺、规范性差、规模一般等问题,无法支撑项目持续经营,而优质的项目可能在后期更多出现。

而从小型到大型,是指首先在行业内出现的是大量的单体项目,规模一般较小,而到后期,以企业为单位而非以单体项目为单位的并购整合则越来越多。所以行业并购整合初期,不少经营存在问题的小项目先陆续释放出来,未来单体项目甚至行业内企业整体寻求被并购被整合或将常态化。

并购整合的兴起,对行业内的企业而言,最大的变化在于运营能力越发重要,与市场开发能力并驾齐驱。在劣质资产释放阶段,如果没有提升能力,那么同等条件下往往无法承接此类项目。而在优质资产释放阶段,资产获取代价较高,如果没有优秀的运营能力,并购成本可能难以收回。同时,企业对被并购资产的管理整合能力、企业文化输出能力等越来越看重。

第二,渠道下沉

渠道下沉是大量企业应该考虑的新策略。由于大城市市场规模的饱和,原来基于管理半径、投资收益等各种因素不愿意考虑的小项目,将很快出现在新一轮的竞争名单中,而这些市场往往在县域及以下城镇或农村中,对其进行市场开拓,显然原有的主力城市渠道无法有效覆盖。因此,为了适应大范围(大量县域及以下市场)小规模项目的市场趋势,各类节能环保企业都将面临渠道、市场严重下沉的考验,优先建立渠道优势的企业或将上演农村包围城市的大戏。

过去节能环保企业尤其是全国性的企业,通常都是由投资部门在全国各地跑项目。渠道下沉以后,企业需要面对上千个可能存在机会的市场,总部直接操盘的难度越来越大。区域公司、省级平台等便应运而生,这是最直接的应对策略,也是目前全国性企业大量建设区域公司、省级公司的核心所在。同时为了适应区域市场本地化,我们建议企业可以考虑与区域内的强势企业或者政府下属对应投资或产业平台进行深度合作,采用合资或金融手段强化对渠道下沉的应对。

第三,小型化处理市场得到重视

小型化处理市场,包括分布式处理技术,将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例如,生活垃圾处理等主力市场在大规模项目跑马圈地完成后,剩余市场主要是分散的小规模处理项目,如1~200吨/日的垃圾处理项目。由于填埋场在县域及村镇同样面临污染、库容等问题,小规模的垃圾制气、堆肥、热解等技术可能获得更多企业青睐。目前,已经有不少中小企业在大力发展小型化处理技术,建议大家可以多关注和储备,并寻求良好的发展机会。

第四,国际化大型企业出现

国际化扩张将成为行业内有识企业的另一个重要选择。在国内市场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一方面会对国内市场继续深挖,另一方面可能会把市场力量从本国转向环境换资源的国家,对潜力国际市场进行强有力部署,开展买买买的游戏与输出。经过国内市场的整合,加上在国际市场的大力开拓,未来我国节能环保行业有望产生类似威立雅这样的国际巨头。

第五,企业竞争力重构

在上述变化之下,企业竞争力重构就不难理解了。随着并购整合加剧、渠道下沉、小型化处理市场激发以及国际化大型企业的出现,企业的运营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国际化开拓能力,以及新的更加高效甚至革命性的技术研发能力等都将成为新的竞争要素。

目前,整个行业内的企业基本都处于粗放的抢项目阶段,核心能力和资源大量聚集在市场开拓方面,政府关系、公关能力、市场开拓是每个企业的核心要素。但是,按照行业发展趋势,未来真正的行业巨头应该走精益化的管理道路。然而现实情况是,目前行业内规模领先的企业,连常规的战略管理体系都没有建立,精益化管理道路对整个行业来说还任重而道远。

总体来说,我国节能环保行业仍然处于粗放的跑马圈地时代,但后跑马圈地时代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一旦到来,就意味着整个行业的高速发展可能面临拐点,建议行业内的企业仔细研究、认真对待后跑马圈地时代。

节能环保行业趋势分析之七:行业顶层价值链将重塑 处理端向通道业务延伸更为明显

节能环保行业的第七个趋势,就是从处理端向通道业务延伸。

节能环保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投资拉动行业,行业整体的价值链是投建运模式,即投资—建设—运营。这个模式也几乎是所有行业主力企业的核心价值链。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从整个节能环保行业来看,最顶层的价值链应该是什么样的?如果站在行业顶层来看,是否仍然还是粗放的投建运模式?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投建运模式仅仅是主力企业在行业内开拓的模式,更多的是围绕企业经营而产生。我们认为,整个行业的价值链模型应该是生产/产生(污染)—收集/运输—处理,即节能环保行业整体更为通用的模型应该是产生污染物、收集运输污染物、处理污染物这样一个链条。

我们反向来看这个链条,最末端的是污染物的处理。仔细研究目前我国环保市场,尤其是行业代表企业,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环保企业企业几乎全都在围绕处理这两个字做文章。比如说,水务行业的北控水务、首创股份,主要业务就是生活污水处理和供水。近期水环境业务大热,但水环境治理的本质也是处理污染物。再比如,固废板块的光大国际、危废板块的东江环保、大气板块的龙净环保等,这些龙头企业都在做末端处理。

而末端处理的核心链条就是投建运,这样一来,整个行业就被打上了投建运的烙印。2015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达到8803亿元,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6年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相比于2015年增长了39.9%,按照这个增长比率,2016年生态环保投资总额高达1.23万亿元。我们认为,其中绝大多数投资进入了末端处理环节。

末端处理环节备受资本青睐,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市场需求强烈,二是商业模式清晰。市场强烈需求主要来自于政府部门。由于历史客观原因,政府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将大量产生的污染废弃物处理掉,所以投资的第一走向自然是解决眼前这些问题。

而市场需求强烈使得末端处理的商业模式较为清晰,通常按量收费。比如说,处理了多少吨污水,填埋焚烧了多少吨垃圾,处理量是清晰的,投资成本、处理成本也很好核算,处理效果也容易监督。按照具体处理量和处理效果付费,大家很容易接受。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付费方即政府或者企业,还是收费方即环保处理企业,都觉得公平合理,这就更促使末端处理环节吸引大量资金进入,形成投资热潮。

位于处理链条前端的收集/运输环节,就是我们定义的通道业务。例如,生活污水处理的前端是排水管网,生活垃圾处理的前端是垃圾清运即环卫,危险废物的处理前端是危废运输等。当然,不是所有的节能环保处理业务都存在中间链条,尤其是以单个项目形式出现的处理方式,如大气处理通常属于就地处理,通道过程极短而被忽略,直接进入了下游的处理环节。

所以,通道业务更多地出现在需要规模化处理的节能环保细分行业,包括供排水、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理、餐厨垃圾处理等。根据具体业务属性的不同,我们将通道业务的表现形式分成管网类、物流类和贸易类。

管网业务盈利性过低,阻碍了管网类企业社会化运营

目前,管网类主要是排水系统企业。随着海绵城市的兴起,地下管廊将成为新的管网类企业。

管网类企业主要由各地国资委或住建部门下属的排水管网企业构成,因为排水业务的收益很低,所以排水业务中目前并没有出现全国性扩张的排水企业,更多的是以地方性企业为主。

管网类企业的典型代表是北京城市排水集团(以下简称北排集团)。截至2017年上半年,北排集团总资产达到713亿元,运营北京中心城区排水管网7708公里、雨污水泵站97座。同时,北排集团拥有北京中心城区12座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厂,水处理能力417万吨/日,其业务早已快速扩张至供排一体化范畴,水处理能力同样强劲。

从资产层面来看,北排集团固定资产总额405.6亿元,预计管网资产约为320~350亿元,占固定资产的70%~80%。但是,管网业务2017年上半年产生的收益仅为4.6亿元,占上半年总收入的14%。污水处理、再生水及自来水收入则达到18.5亿,占比约为55.8%。污水处理、再生水及自来水业务的毛利率约为15%,而管网运营维护的毛利率仅为4.7%。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管网业务盈利性过低,是阻碍其社会化运营的障碍之一。

物流类企业中危废运输企业鱼龙混杂,环卫企业不少已实现规模化扩张

物流类企业主要集中在固废板块,包括环卫类企业和危废运输类企业。其中,危废运输类企业资质限制严格,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获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危废运输的资质理论上可以由县一级政府核发,且相对于危废处理企业而言,运输类企业进入门槛较低,所以危废运输行业鱼龙混杂,甚至出现运输企业私自倾倒危废的现象,整个行业的正规化水平有待提高。

而环卫类企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受到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环卫业务过去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手中,由各级环卫中心以事业单位的形式承担环卫清扫、转运的任务。自国家层面倡导政府转型以来,部分政府部门开始尝试将环卫等业务以政府采购服务的形式外包,通过社会化力量解决基本的市政需求,这种转变加快了环卫行业的发展。本质上说,环卫企业与危废运输企业一样,都有收集和运输的过程,环卫行业的收集过程就是清扫,运输过程就是转运,因此我们把环卫行业也视同为物流类企业。

与管网类企业未能实现全国规模化扩张不同,环卫行业内不少企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扩张,甚至包括不少民营企业如玉禾田、新安洁等。环卫类企业的典型代表是北京环卫集团。截至2017年上半年,北京环卫集团总资产超130亿元,从业人员近4万人,拥有各类环卫机械设备15000余套,运营设施41座,日处理能力达到近4万吨。

目前,北京环卫集团的业务已经从北京扩张到贵州、海南、四川、广东、江苏、安徽、新疆、甘肃、山西、河北、辽宁、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近30余个地市区,并且除传统的垃圾填埋厂外,还拥有北京南宫、乌鲁木齐米东区等垃圾焚烧发电厂,并大力开拓废旧纸张、废旧橡胶、废旧纺织品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业务从上游的环卫向下游的处理端大量延伸。2017年上半年,北京环卫集团总收入已经超30亿元。

贸易类企业具有体量大但利润低的特点,周转率是评判其能否有良好回报的重要指标

目前,贸易类企业主要聚集在资源循环利用板块,对废旧塑料、废金属、工业废弃物等具备一定回收和再加工价值的废旧资源,进行金字塔型贸易。这种贸易形式在前端与环卫有某些相似性,需要通过多个渠道完成废旧物资的第一次收集。但是,初次收集的量往往不足以实现规模化再加工或者再利用,因此需要不断地收集,最终汇聚到规模化处理厂。这个过程中,基本原材料并不发生变化,主要以贸易的形式不断扩大基本量。简单来说,就是小区里收废品的小商小贩,把收来的废品卖给废品站,废品站再打包卖给中间商,中间商最后再集合卖给对应的废品处理厂。

由于体量是处理厂的基本生产需求,且整个集合过程并没有太大的物资属性变化,只是一个买卖及运输的过程,所以贸易类企业具有体量大但利润低的特点,周转率是重要的指标,通过资金高效率周转,贸易类企业才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回报。

贸易类企业的典型代表是大连环嘉,其由中国葛洲坝集团旗下绿园科技通过与环嘉集团联合出资成立,主要经营再生资源如废旧钢材、废旧塑料、废旧纸张、废旧玻璃、废旧金属等,主要经营模式是通过对废金属、纸张、塑料的简单粗加工,向下游处理企业销售。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2017年上半年,中国葛洲坝集团环保业务整体收入达到138.1亿元,而其环保业务核心板块绿园科技上半年的净利润仅为8000万元,其中大连环嘉业务量大幅度上升,营业收入、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度增长。以2016年全年大连环嘉突破百亿的规模计算,我们预估中国葛洲坝集团138亿元环保收入中60%~70%是由大连环嘉贡献,即约70~90亿元。尽管收入体量巨大,但相比而言,净利润却处于低位。

通道业务的核心是对原材料的掌握

与节能环保行业其他龙头企业如北控水务、首创股份、光大国际、中环、格林美等相比,管网类、物流类及贸易类的企业虽然在体量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其知名度偏低。加之通道业务往往具有天然缺陷,如商业模式不清晰,无法精确地衡量具体收益,投资巨大但盈利没有吸引力等,所以通道业务往往被忽略了。

但我们认为,通道业务是非常重要的,最核心的原因在于通道业务对原材料的掌握。无论是管网类、物流类还是贸易类企业,其在产业链中最核心的作用是向下游处理厂提供其需要的原材料。

当下游处理端处于垄断地位时,比如只有一个污水处理厂的地区,通道业务处于相对弱势,不具备原材料的溢价权利。反之,当下游处理端存在竞争且市场化程度较高,而上游原材料处于单一或极少来源渠道时,通道业务往往具备较高的谈判能力。

此时,排水系统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量就会有相当影响,环卫系统对垃圾的量及质就有了话语权,危废收集企业或许也可能具有将危废交给谁处理形成资源化产品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通道业务可能逆袭实现对下游处理端的控制。实际上,行业内已经发生过通道类企业逐步参股并最终实现控股处理类企业的案例,成功的核心就是对原材料的控制力度。

然而,通道业务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大量资产如排水管网、环卫业务等仍然掌握在政府手中,市场化程度较低。以北京市环卫业务为例,各区的环卫业务仍然由区环卫中心或改制后的区属环卫公司经营,距离彻底市场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此同时,部分后端处理企业已经看到了通道业务的重要性,作为天然的产业链延伸方向,不少末端处理企业开始涌入通道业务。由于盈利性尚可,体量大且可复制,物流类、贸易类等通道业务成为首选对象。例如,首创环境、桑德环境、北控环保等位于处理端的强势企业,纷纷谋求在环卫业务上有所突破。

而通道业务则选择向更为热门的下游处理端延伸,形成了通道与处理两个细分行业不断融合的局面。比如说,北京环卫集团根据自身业务的特性,提出了城市矿山的战略概念,明确将生活垃圾作为原材料对待,从中进行资源循环利用,矿的概念大大延展了生活垃圾的利用属性。

我们认为,通道与处理两个细分行业,未来竞争将非常激烈,同时由于各自占据产业链的一端,又不得不形成事实上的合作关系,竞合关系将成为通道与处理两个细分行业的主要形态。例如,北京环卫集团与首创环境共同经营北京董村的生活垃圾处理,与中环共同经营北京南宫垃圾焚烧发电厂等。

总的来说,处理端企业市场化、规模化时间较长,抢占了有力位置,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所以整体的趋势判断仍然是处理端向通道业务延伸更为明显。

节能环保行业趋势分析之八:从专业治理向系统化解决转换

节能环保行业的第八个趋势,就是从细分领域的专业治理向环境问题的系统化解决转换。

节能环保行业的发展是以点状问题带动点状市场形成的。比如说,雾霾和PM2.5的出现,加快了大气治理行业的发展。换句话说,在节能环保行业发展初期,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式,对细分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环保企业纷纷以环保专业治理商的形象出现,业务通常聚焦在各自擅长的细分领域。

过去,企业进入环保市场,多数是以某一个细分领域作为切入点,因为行业初期发展机会多,即便是在某一细分领域,企业依然可以拥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所以先入者占有优势,产业链纵深发展比较顺利,进而成为该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如水务行业的首创股份、北控水务,固废行业的光大国际、中环集团,大气治理行业的龙净环保、龙源环保等。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作为行业的核心推动力量以及最大的市场需求主体,地方政府初期对待环境治理问题的态度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点解决局部的、严重的环境问题。这样一来,市场需求引导效果明显,催生了大量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但问题是,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后,污染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反而暴露出更多新的问题。显然,我们对于一个区域内的整体环境问题的解决缺乏顶层设计。所以,我们认为,未来节能环保行业的一个新趋势,就是从细分领域的专业治理向环境问题的系统化解决转换。

专业治理是对细分领域业务提供深度解决方案,而系统化解决则是针对某一区域或某一个城市环境问题的总体解决方案。需要强调一点,系统化解决离不开细分领域的深度专业治理,但绝不是若干个细分领域的专业治理叠加之后就可称之为系统化解决。行业内有一个比较大的误区,很多企业开拓了若干个细分领域,比如做水务的企业增补了固废板块,做生活垃圾处理的企业收购了几个污水处理厂,然后就对外宣称可以提供系统化的环保解决方案,这是不对的。

目前,节能环保行业对环境问题的系统化解决尚未有明确的定义,因此我们给出了以下定义:在顶层,用绿色产业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在中间层,用资源循环的方式解决污染问题;在底层,用处理的方式解决无法循环利用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用绿色产业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这是环境问题系统化解决的核心所在,背后的含义是优化产业经济结构。过去环境问题严重,主要是因为允许污染存在,我们国家建设前期需要发展,而这些促进发展的产业往往本身就是重污染的。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说明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程度将大幅降低,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那些被资本青睐的新兴产业,主要是一些轻资产、服务类行业,比如旅游业、教育业等,地方政府既可以用这些绿色产业发展经济,又避免了从前环境换发展的现象,还能满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基本需求——环境美好的安居、经济发展的乐业,这是环境问题系统化解决的核心。

我们再来看,用资源循环的方式解决污染问题。发展绿色产业,并不意味着就不会产生污染,比如旅游业,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建筑垃圾,运营过程中会产生生活垃圾、厨余垃圾等,所以环境问题系统化解决的中间层是非常重要的,即将所有污染物进行有效分类,处理的方向不再是简单地填埋或焚烧,而是把其当做资源来看是否能够作为新的材料进入下一个生产单元实现循环利用。相比传统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中间层的解决方案更加强调对污染物的精细化分类与处理,最终实现物尽其用,所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未来将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

最后,用处理的方式解决无法循环利用的问题,也就是目前最火的垃圾焚烧、污水处理、脱硫脱硝等传统污染治理解决方案。

综上分析,我们把环境问题系统化解决的趋势分解为3个阶段,即专业治理阶段、多领域叠加的综合治理阶段和系统化解决阶段。

专业治理阶段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初级阶段,一个小型生活污水处理企业、一个垃圾填埋厂,都是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而目前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基本上已经过渡到了多领域叠加的综合治理阶段。例如,中国节能基本全面覆盖节能环保行业所有细分领域,从水务、固废、大气到资源循环利用等。再如,光大国际业务范畴涵盖生活垃圾处理、危废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生物质能发电、光伏发电等,且各类业务均具备一定规模,并尝试建设了静脉产业园等更为综合的业务。这些企业都完成了行业内多个细分领域的布局,可以说初步具备了环境问题系统化解决的能力。

但实际上,我们在市场上很少能够看见这些具备综合解决能力的企业在某一个城市或者区域实现综合治理的案例。造成这种企业具备能力但落地困难的原因,我们认为来自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

首要原因是政府意识形态造成的障碍,因为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的策略选择上,往往从底层以单个项目形式介入,这就造成大量项目已经被各类企业掌握,很难聚集到一个企业手中,再加上九龙治水的现况,导致政府内部关系协调跨度过大。其次是企业本身的管理问题,具备综合治理能力的企业通常根据具体业务类型分割成事业部或者子公司,相互之间的资源协调、市场开拓同样成本高昂。

总的来说,环境问题系统化解决的核心在于,一方面要改变地方政府对环境问题治理的策略和认知,另一方面还要看企业或政府是否本身具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从目前行业内主要企业的发展策略来看,我们认为部分实力雄厚的央企正在尝试朝着系统化解决方向前进,但能否成功尚有待检验。

尽管顶层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推进缓慢,但中间层与底层结合的半系统化解决方案是可实现的,其中技术研发能力、内部协调能力、外部资源整合能力,都将成为半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必备能力,建议环保行业内有实力的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早日实现业务模式的再次升级。

节能环保行业趋势分析之九:短期看资本 中期看管理 长期看技术

节能环保行业的第九个趋势,就是短期看资本,中期看管理,长期看技术。

所谓短期看资本,是指近几年行业热衷于对资本要素的追逐,包括资金、资本运作能力等。目前,节能环保行业的企业总数大约五六万家,其中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人数在100人以上的)占比约5%。也就是说,真正称得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环保企业大约3000家左右。

当前,在国内外各类交易所以及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已经超过600家,即节能环保行业内20%的规模企业已经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考虑到部分规模企业无法满足上市指标,如水务行业TOP20的中法水务等外资企业不具备在我国上市的条件,这个数量及比例是相当可观的。

此外,除传统银行贷款,基金、信托、绿色债券等各类金融手段在节能环保行业内的发展势头也非常快,ABS等金融创新工具也在不断运用,资本成为整个行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中小环保企业受资本限制,无法投资优质项目,只能在业务链中担当配角儿,以工程、装备、服务等业务模式跟随行业内以投资为核心的主流企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是,整个节能环保行业是靠投资拉动,在目前的项目建设期,整个行业都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PPP等创新模式在拉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让行业对资金的渴望度年年上涨,资本毫无悬念地成为企业短期内最核心的竞争要素。再加上节能环保项目招投标的公开化、正规化,企业资本运作能力越强,资金成本越低,在市场开拓中就越处于强有力的地位,资本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短期看资本这一现象在近期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目前,大量环境治理项目如流域治理项目,往往是以工程形式出现的,而政府主导的资金缺口又较大,因此以政府举债投入、分期支付的方式推动此类项目落地成为常用手段。

类似流域治理的项目,投入金额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其中工程、设备、综合开发等具备的丰厚利润前景吸引了大量企业参与。而位于前端的投资企业则需要通过各类创新手段筹集资金,且资金成本必须足够低才能获得优质项目。但问题是,投入百亿资金,两年内完成工程后,此类项目基本没有稳定运营的资产留存,所有投入几乎全部转换为工程。从初始的重资产模式转变为纯粹的重资金模式,这一点值得我们警惕。

所谓中期看管理,是指未来三五年以后,行业逐渐回归理性,大举投入的步伐逐步放缓,企业在前期跑马圈地的热潮中粗放发展积累下来的大量项目、资产都将面临重新整合,以实现稳定运行为主。这一时期企业管理越来越重要,形成中期看管理的新竞争局面。

目前,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跑马圈地时代,很多企业为了获取资源、提升业务规模,甚至不惜低价竞争。对于那些低价中标的项目,除了寄希望于未来政府调价提高收益外,通过成本控制等管理途径实现项目收益或扭亏为盈成为企业的新希望。

未来三五年,笔者认为,节能环保市场越来越趋于平稳,新增项目越来越少,存量项目的管理越来越难,企业的整体发展将从以市场开拓为核心转变为以精细化运营管理为核心,向管理要效益不再是一句空话。所以,企业将会面临这样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对跨细分领域、跨地域以及多数量级的项目进行管理。

过去,企业拥有的项目数量少,对每个项目的情况了如指掌,依靠总部的强大输出能力,可以对每个项目做到有效管控。但随着项目数量的累积,总部对跨细分领域、跨地域以及百余个项目的信息了解深度、输出能力就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形。地域和数量这两个要素使得总部对各个项目的成本控制越来越难。

所以在后跑马圈地时代,项目越来越少的情况下,管理能力对市场的开拓尤为重要。为了管理好复杂的项目群,兼顾企业整体业务拓展,包括新兴业务以及已有成熟业务,企业亟须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强化成本控制。因此,这一阶段,市场竞争的要素将从简单的资本运作等转变为更为综合的管理能力提升,包括企业管控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等。

所谓长期看技术,是指节能环保企业的最终发展还是要看其自身的技术积累。目前,行业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且发展模式较为粗放,国内外已有的技术积累在当前低标准下较容易实现环保要求,所以行业企业并不热衷于对技术研发的投入。

根据我们对600余家上市公司(含新三板)2017年上半年的数据统计,节能环保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研发费用约为350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约为1.6%。全行业前3名的研发投入达到14.8亿元,占所有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20%,这意味着行业内大部分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其中,新三板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仅为170万元左右。所有领域中,水务板块的企业在研发方面投入最低,平均投入不足1000万元。

这组数据折射出节能环保企业对技术研发投入的漠视。在初期投资拉动、资本为王的状态下,技术的重要性被忽视了,企业多是花钱整合,或找个高校等漫无目的地合作表示自身拥有研发力量,甚至投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投标时满足加分条件,对企业长远发展与技术研发之间的重要关联往往置之不理。

笔者认为,对大部分节能环保企业来说,现存业务量相对稳定,增量业务在没有大的突破但市场有新的开拓情况下,如果企业没有研发投入,其未来的成长空间是有限的,这也是不少上市公司抱怨市值低的原因所在。

总的来说,资本、管理、技术的递进,源于市场的需求引导。初始阶段,环境问题须尽快解决,且市场空间大,环保标准不高,竞争不激烈,投资属性强烈,资本很重要。随着行业发展,市场空间萎缩,竞争越来越激烈,单点竞争逐步转向全面竞争,整体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当行业发展充分,市场格局初定,企业要么凭借过硬技术占领剩下的高难度市场,要么凭借技术创新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这么一来,技术就成为大家追逐的目标。建议节能环保行业企业无论是否处于行业的投资顶层,都应该花大力气投入管理及技术研发,提前为未来行业内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做准备。

节能环保行业趋势分析之十:从治标到治本 行业发展未来或被颠覆

节能环保行业的第十个趋势,就是从治标到治本。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将围绕标和本展开。

治标,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本,才是未来整个行业发展的方向。环境问题治理的最佳方式,应该是不产生污染。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在零污染或低污染、零能耗或低能耗的社会中,节能环保行业将发生哪些变化?企业的发展战略又该如何构建?可以说,这是整个行业发展的终极命题,代表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形态。

以固废行业和大气治理行业为例,我来说明治标、治本与节能环保行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首先来看固废行业,具体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例。垃圾焚烧发电是典型的投资驱动产业,其产业链是广为人知的投建运模式。目前,一座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所做的事情就是治标——处理掉人们生活产生的垃圾。其中,无害化处理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宗旨。

我们不妨把产业链拉长一点看,环卫也是这条产业链上的一环,那么整个产业链就应该是收集、转运、处理3大环节。收集和转运的主要目的是将人们产生的垃圾集中起来以便高效处理,但这个环节是不增值的,所以在这个环节通常呼吁大家将垃圾分类,因为扔进垃圾箱里的并不都是垃圾,如废旧的塑料瓶、玻璃、纸屑等都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一股脑儿地烧了也是一种资源浪费。由此又产生了一个和垃圾有关的概念,即资源化,就是把垃圾按有用和无用区分开,有用的垃圾进入资源循环环节,无用的垃圾进入垃圾焚烧环节。

仔细想想,我们扔掉的垃圾中有多少是有用的?餐厨垃圾可以炼油及堆肥,塑料瓶子可以做成再生纤维,废纸可以成为纸浆再生造纸……真正应该进入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并不多。按照这个逻辑,如果垃圾分类做好了,未来我们更需要的应该是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而不是垃圾焚烧产业,当然这取决于社会的进步、法律的完善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但这并不是尽头。如果把产业链再次拉长,我们会发现,完整的产业链条应该是生产(垃圾)、收运、处理。无论是资源循环利用,还是垃圾焚烧发电,都是对生活垃圾的二次处理,本质上还是一个治标的过程。产业链真正的本,应该是生活垃圾产生的过程,也就是说,整个行业的治本思路应该是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这才是产业链的源头。

我们把一个塑料瓶放入专门收集存储塑料瓶的垃圾桶内,也知晓这个瓶子将进入再生纤维制造厂,但我们是否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个瓶子本身是否应该存在?有媒体报道,2013~2015年的两年间,澳大利亚平面设计师艾琳-罗兹(ErinRhoads)产生的垃圾用一个小玻璃罐子就装下了;毕业于纽约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居住于纽约的LaurenSinger在4年的生活中仅仅产生了350克垃圾……他们把自己定义为零垃圾生活者。

我们倡导生活垃圾要减量化,而减量化的极致就是不产生垃圾,这才是治本。假如我们大多数人能够像零垃圾生活者那样,即便是做到他们的一半,如使用环保布袋、拒绝使用保鲜膜等,那么将有多少产业因此而发生改变甚至不复存在?社会又将发生多大变化?所以留给行业思考的问题是:需要多久才能对垃圾实现精细化分类?需要多久人们的生活理念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同样的道理,我们再来看大气治理行业。和垃圾焚烧发电一样,大气治理的产业链也是投建运模式。大气治理是整个节能环保行业细分领域里成熟度最高的。脱硫、脱硝、除尘、VOCs等细小板块的快速发展,让行业内的企业不断看到商机。

很明显,目前的大气治理企业都集中在处理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气环节上,这只是治标。我们最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会产生废气?整个产业链的本,应该在于控制前端废气的产生,想方设法在前端利用更加科学的工艺、更加优质的原材料、更加科学的配方,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废气并在废气产生后,尽量循环利用废气中的有效成分,形成废气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最后才是无害化。

因此,未来拥有广阔前景的应该是高科技、重研发,并且能够将大气治理和节能有效结合,为工业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节能环保企业。这类企业与当前号称环保管家的企业是不一样的,不再是简单地向工业企业提供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方案,而是深入到工业企业的全链条,从源头减少废气产生。

举一个更为形象的例子,就是家用空气净化器。未来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我们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这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行业,或者说仅在极少数特定背景下存在的小微行业。当蓝天白云重新回归,家用空气净化器这个行业自然就会消亡,京60其实已经为家用空气净化器企业敲响了警钟。

其实,还有很多细分行业可以按照治标和治本的思路来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总体而言,节能环保行业的本在于生产环节,在于控制污染的产生,在于能源结构的调整。解决整个节能环保行业本质性的问题还要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力量不断叠加积累,建议规模领先、技术领先的节能环保企业不妨尽快投入力量研究行业本质性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许这是颠覆行业的最好机会。

(作者系和君咨询资深合伙人)

来源:环保创业邦  作者:李向群

该内容转载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绝非商业用途。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其他问题,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带来不便,敬请谅解。谢谢

猜您喜欢

往期精选▼

1.上海证券交易所服务绿色发展 推进绿色金融愿景与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2019年开始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

3. 2018中国最富1000人(全名单)

4. 点碳成金 国有林区探索绿色经济新路径

5. 您有一封加入中国绿色金融联盟的邀请函!

点击阅读全文,下载《中国绿色金融联盟入会申请表》

低碳校园从节约每一滴水开始1、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行为节水,杜绝水龙头长流水和实验结束后用水设备仍然运行灯浪费现象,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2、拖把坚持快速搓洗,洗手、洗涤美术用具不要直接用长流水冲,这样每月每人能节约用水1.2吨左右;3、校园内尽量少喝瓶装饮料,喝学校供应的饮用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