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油气能源  天然气

能源强国(能源强国建设心得体会)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0-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能源强国(能源强国建设心得体会)

 

​什么是低碳生活三字经?低碳生活三字经简介《低碳生活三字经》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塑,反映低碳文化、低碳价值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三字经形式,宣传低碳生活理念;为蹦亏低碳生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CERS

关于建设能源强国的若干思考

吴 吟

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

一、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能源是人类进化的初始动力。最早的原始人,不仅生吃植物果实,也生吃狩猎来的野兽。燧人氏发明了人工钻木取火,人类开始利用能源并开始了熟食生活。这大大促进了人类肌体和智慧的快速进化,使人类从动物中彻底分离出来。火的进一步应用,使人类焚林而猎,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食品,从而使人类肌体的有机结构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大脑体积扩大、结构变得复杂,聪明才智得到发挥,食物来源更广、更为丰盛,人类文明进步进入良性循环。从利用薪柴到利用泥炭,从利用煤炭到利用石油、天然气,从利用一次能源到利用二次能源,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与能源利用方式变革紧密相联。所以我们说,能源是人类进化的初始动力,能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动力,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能源是建设强盛国家的基础支撑

从强盛国家发展逻辑看,首先是能源发展起来成为能源强国,然后是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工业强国,之后是经济发展起来成为经济强国,最后是军事发展起来成为军事强国。所以我们说,能源是强盛国家的重要基础支撑。从历史上看,1560年开始,荷兰利用泥炭(距地表很浅尚未形成煤炭的能源),很快发展成为强盛国家,进而发展航海事业,并在北美、南美、非洲、亚洲等地建立了众多殖民据点。1780年开始,英国依靠煤炭的开采以及蒸汽机的利用,发展成为日不落帝国,鼎盛时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都有英国殖民地。1900年开始,美国依靠石油开采和内燃机的利用,带动了工业及经济社会发展,成功替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强盛国家。21世纪,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在这个能源又一次变革时代,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走在世界前列,为强盛国家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应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建设能源强国,支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能源强国必须追求能源独立

能源强国必须以能源独立为基础。2022年1月7日,人民日报整版刊登了任平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的手里的文章。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的手里,这是总书记在2021年10月21日考察胜利油田时强调的一句话。2020年1月19日,中国能源报整版刊登了我和其他同志共同撰写的炉子必须稳稳生在自己家中的文章。写这篇文章时考虑,现代社会能源一刻不能断供,百年变局加上油气高度依赖进口,必须按照中央精神,坚持底线思维,树立能源独立远大目标并为之奋斗。俗话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能源排在第一位。炉子是用来做饭、供暖的,炉子指的就是能源。炉子必须稳稳生在自己家中与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是对应的,一个强调能源自给重要性,一个强调粮食自给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更为通俗易懂,就是要求我们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握能源供给主动权,支撑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支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四、能源强国必须挖掘资源潜力

有效降低碳排放量,不仅仅是国际和国家的事情,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不再加速恶化,我们每一个地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想尽一切办法减少碳排放量。长期以来的高碳排放,破坏了大气,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我们的生存环境已经受到威胁。

我国有底气实现能源独立,但必须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步伐。据有关资料,按照20%的屋顶面积和2%的戈壁、荒漠地区面积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估算,太阳能可利用量约为22亿千瓦。除太阳能外,我国还有丰富的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经常讲,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是富煤、缺油、少气。进入低碳发展新时代,进入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阶段,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应该重新表述为富煤、缺油、少气、足能,即可再生能源资源足够多,关键要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水平。进入本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发电装机容量已突破10亿千瓦,全球太阳能、风能制造头部企业大部分是中国的。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走在世界前列,我们完全有底气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五、能源强国必须走在时代前列

当今时代,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低碳化;一个是数字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低碳化发展的目标和深远意义,低碳化发展已经深入人心。在数字化方面,总书记在2022年第2期《求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文章,其中有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二是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建设能源强国必须走在时代前列,一方面要加快能源低碳化发展、加快能源转型;另一方面要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融入到能源转型发展中去。唯有低碳化、数字化走在世界前列,才能把能源强国建设好。

六、能源强国必须强化科技引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国际能源署(IEA)评估认为,到2070年有35%的碳减排量目前仍处于原型或示范阶段,有40%的技术尚未被开发出来,商业汽车运输、海洋和航空运输、冶金、水泥生产和其他能源密集型产业所需要的突破性减排技术目前均不成熟。科技创新在能源革命中起决定性作用,也必须摆在能源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通过科技创新,加快能源革命进程,加快能源低碳发展进程,加快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进程。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塑造未来的能源,能源强国必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另外,能源科技创新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公共性、引领性、带动性。强化能源科技创新,将促进基础科学、材料科学等研发,其成果也将应用到能源及其他领域,有利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强国。

七、能源强国必须深化体制改革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建设能源强国关键所在。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推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需假以时日,但能源体制革命属理念变则立竿见影、思想通则一通百通。当前,能源发展改革头绪千万条,改变能源管理职能分散局面、强化政府能源管理机构建设、压实能源管理部门责任是第一条。能源转型需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等,需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和以电力为中心的综合智慧能源系统。这就要求我们按照中央的精神,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安全可靠、协同高效、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又好又快发展、价格市场化有效传导的电力生态新机制。

环保的定义: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创新研发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八、能源强国必须加快法治建设

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在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时强调,启动能源领域法律法规立改废工作。2014年11月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目前,能源领域法律法规建设跟不上形势要求:能源法立法工作启动于2005年,到现在已有18个年头了,还处于部门工作阶段;石油法、天然气法、原子能法缺失;能源监管还没有法律法规可循;《电力法》《煤炭法》实施于1996年,至今已有27个年头,期间除随其他法律出台作个别条款修订外,没有进行过整体实质性修订。尽管有关部门持续不断推进《电力法》《煤炭法》修订工作,但受种种因素制约,进展不够顺畅。建设能源强国,必须按照中央精神,加快能源法律法规立改废工作,还应该在执法能力建设和执法水平提高方面下功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能源研究会,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为了更好地倾情主人翁的姿态,值此全校烘烘烈烈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之际,校团委特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1、传播绿色理念,追求绿色时尚。积极开展“营造可持续和谐环境,创造绿色学校”活动,借此将环境教育深化、普及下去,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环境教育水平;2、努力学习环保知识,切实贯彻学校环境教育计划,积极投身校园内外环保宣传与实践活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