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兴能源  生物

新能源汽车有哪些(新能源汽车有哪些品牌及车标)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10-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新能源汽车有哪些(新能源汽车有哪些品牌及车标)

 

​正确把握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新世纪以来,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气候变化危机,世界各国先后掀起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浪潮。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尚处在

过去,消费者选购燃油车,首先考虑的是技术比较成熟的合资品牌;而在新能源时代,合资品牌似乎有一些后知后觉,直到最近一两年才逐渐有了一些新产品推向市场,销量也不尽如人意。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尴尬的局面呢?

原因一:放不下偶像包袱

一直以来,合资品牌是燃油车领域的风向标,掌握着汽车行业的走向和发展趋势,也是自主传统车企争相效仿的偶像,然而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这一现象正在被颠覆。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国,拥有最为积极友好的政策环境和更加完善的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之庞大的购车人群基数,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片沃土。然而,很多合资品牌还是一味沉浸在燃油车的传统观念中,部分车型的销量依然稳健,所以厂商认为,短时间内,燃油车不可能被新能源车替代,新能源车的研发也就没有那么迫切了。

河北省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秘书长董慧敏说:虽然汽车‘新四化’已经提了好些年,合资车企也知道汽车电动化是未来趋势之一,可是,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掌握较大话语权的合资品牌,根本没有放下‘偶像包袱’,去向造车新势力包括自主品牌学习,对新能源车的重视程度远不如自主品牌。

这便是合资车企新能源市场销量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像诸如马自达、斯柯达等部分品牌,甚至没有新能源车可卖。

原因二:成也混动,败也混动

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初,油电混动车型曾备受青睐,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油电混动车型逐渐脱离了消费者视野。

曾几何时,以日系车企为代表的合资品牌,自信满满的认为,油电混动技术才是符合造车理念和契合市场的路径和行为。相当长的时间内,合资品牌的油电混动版车型很多,虽然曾被消费者短时间认可,但由于研发成本导致售价偏高以及不能上绿牌的因素,加上油价波动,低油耗已不能弥补用车成本的上升,这一理念也不再被消费者认可。

态度方面,合资车企对新能源汽车是迫于无奈而生产。因为双积分的政策,导致合资车企不得不推出插电混动和纯电汽车,否则就得跟中国品牌新能源车企购买新能源的积分。也就是说,合资车企制造纯电动汽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卖车,而是为了积分,结果自然可以想象。

原因三:新三大件处于劣势

对于燃油车来讲,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三大件的技术成熟与否,基本决定了一款车型的好坏,合资品牌具有很大的优势;而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讲,电池、电控、电机新三大件,合资品牌却处于劣势。

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选购绿色产品、绿色食物,倡导绿色消费;少用一次性制品(木筷、纸杯、纸巾等),减少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使用节能电器,电器使用后完全关闭电源,节约用电;适度使用空调;

目前,在多数合资品牌中,油改电现象普遍存在,即在平台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把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等掏出来,再塞进电动机和电池包,变成一款新的电动车。由于需要强行在座椅下方以及后备箱塞入尺寸很大的电池包,而发动机舱内相对宽裕,使得整车重心参数失衡,驾驶体验感不好。而且,油改电车型采用异形电池包,安全性相对较差,配置、续航、空间等难敌正向研发的新能源产品,安全性和稳定性上也先天不足。

慎用清洁剂,减少水污染,拒绝含磷洗涤剂,只用无磷洗涤剂。若时间允许、体力允许,尽量手洗衣服,既节电又节水。

而基于新能源专属平台打造的原生电动车,都会在电池包壳体以及电池包外部,通过结构设计对其物理防护进行加强;油改电车型由于本身空间结构局促,且电池包布局较为零散,无法给予电池包周全的防护。另一方面,原生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几乎和车身融为一体,油改电车型的电池包更像是悬挂在底盘下方,离地间隙更小,更易在复杂路况下发生拖底等现象,从而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

在智能化配置方面,合资品牌不仅车机算力、辅助驾驶、人机交互等明显弱于造车新势力,智能化大屏的配置上也和多数自主品牌产品相差甚远。据车质网数据显示,大众ID系列五款车型中,被投诉最多的就是车联网、车机卡顿、黑屏等问题。

原因四:年轻消费者不再唯车标论

每日互动大数据显示,新能源车主以25-34岁年龄段人群为主,占比达48.51%,这些消费人群对新鲜事物接受度较高,也更能够认同新能源理念。

而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将年轻化作为核心战略。为了俘获年轻用户,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外型设计上更加扁平化,还内嵌智能网联系统,采用了很多全新的控制和驱动技术,能够充分激起年轻消费者的好奇心,赢得他们的青睐。这一部分消费人群不再像老一辈那样唯车标论,而更注重产品的颜值、配置、体验,对新技术也更有包容性,如此一来也给了大胆创新的自主新能源品牌更宽广的成长空间。

购买新能源车年龄较大的消费者中,虽然对合资品牌有一定的忠诚度,但通过对比之后还是选择了放弃,因为限号导致出行不便,所以想换一辆新能源汽车,开始考虑过合资品牌,以为它们应该有优势。但到汽贸园区转了一圈之后,发现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无论外观、内饰还是科技配置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所以最终选择了性价比更高的自主品牌。车主张先生的选车经历,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心声。

(燕都融媒体 伊新华)

【来源:燕赵都市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

2010年提出了节能环保,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我们应该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少开1小时空调,减少碳排放量621克;少看1小时电视,减少碳排放量96克;少用1小时洗衣机,减少碳排放量180克;少用1小时计算机,减少碳排放量190克;少开1小时车,减少碳排放量22000克;拔掉电视插座,1小时不待机,减少碳排放量86克;外出散步1小时,减少碳排放量2254克;熄灯1小时,少用1度电能减少碳排放量185克;1小时不乘坐电梯,减少碳排放量218克1小时不饮酒,少喝一瓶啤酒能减少碳排放量200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