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力能源

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中国电网电力输送图电力能源企业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2)》重磅推出,这是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连续第七年研究制作

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中国电网电力输送图电力能源企业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2)》重磅推出,这是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连续第七年研究制作。

  《报告》以近十年数据为依据,全面展示党的以来我国能源发展情况。《报告》共分为七大篇章,其中,第一章对我国能源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包括宏观经济形势、能源生产及供应、能源消费、能源投资、能源效率、碳市场运行和能源政策等内容;第二至六章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非化石能源等细分领域,从供需、基建、市场、运营、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七章针对储能氢能新业态,介绍其市场规模、技术发展、行业政策等内容。

  《报告》全文近5万字,附图表百余张,汇集整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等丰富数据信息,形成客观、度的能源形势分析,为行业发展决策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受研究能力及编写时间所限,《报告》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精华内容,敬请关注。

  2021年全国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高,供需总体平衡,结构进一步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发电量85342.5亿千瓦时1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同比增长9.7%,较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发电量58058.7亿千瓦时2,同比增长8.9%;水电发电量13390亿千瓦时,同比降低1.2%;核电发电量407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另据中电联全口径统计,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分别为6556亿千瓦时中国电网电力输送图、3270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40.5%、25.2%。生物质发电量1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6%。

  发电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2.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占全口径总发电量的比重为34.6%,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对全国电力供应的贡献不断提升。全口径煤电发电量5.0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占全口径总发电量的比重为60.0%,同比降低0.7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7629万千瓦,同比降低7.9%;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增幅收缩1.7个百分点。

  近十年来,我国发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新增发电装机总规模连续九年超过亿千瓦。总装机增速呈波动走势,2017-2019年连续下降,特别是2018、2019年受电力供需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新增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几乎减半,导致两年新增装机规模连续下滑。2020年,在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高速增长的带动下,新增装机容量大幅提升,带动全年装机增速陡然回升。2021年受火电、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减少18%、34%的影响,整体新增规模同比降低7.9%。

  注:2021年数据来自中电联快报,其他来自中电联历年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增速系计算所得,如无特殊标注,下同

  2021年,新增火电装机4628万千瓦,并网水电、风电分别为2349万千瓦、4757万千瓦,太阳能发电5493万千瓦,核电34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808万千瓦。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809万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为78.3%,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全口径火电装机容量13.0亿千瓦,同比增长4.1%,其中,煤电11.1亿千瓦,同比增长2.8%,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6.7%,同比降低2.3个百分点。2021年全口径非化石能源装机达11.2亿千瓦,同比增长13.4%,占总发电装机容量比重为47%,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均突破3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3.9亿千瓦(常规水电3.5亿千瓦,抽水蓄能3639万千瓦);风电3.3亿千瓦(陆上3.0亿千瓦,海上263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3.1亿千瓦(集中式2.0亿千瓦,分布式1.1亿千瓦电力能源企业,光热57万千瓦)。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太阳能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连续7年稳居全球第一,海上风电装机跃居世界第一。核电5326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798万千瓦。

  从装机增速看,2021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以超过15%的速度大幅增长,太阳能发电同比增长20.9%,风电同比增长16.6%。核电同比增长6.8%。水电同比增长5.6%。火电同比增长4.1%,其中,煤电同比增长2.8%,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2021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3817小时,同比提高60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4448小时,同比提高237小时;其中,煤电4586小时,同比提高263小时;气电2814小时,同比提高204小时。水电3622小时,同比降低203小时。核电7802小时,同比提高352小时。并网风电2232小时,同比提高154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1281小时,与上年总体持平。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83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较2019年同期增长14.7%,两年平均增长7.1%。受经济整体回暖、外贸出口拉动等因素影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用电量增速低基数效应,电力消费大幅回升。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到近十年来新高,略低于2010年的14.8%和2011年的12.0%。

  2021年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二、三、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1.2%、11.8%、7.6%、3.3%,同比增速逐季明显回落。

  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拉动全年用电量同比增长4.5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增长14.4%。其中,二产用电成为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比增长24.1%,较2019年同期增长15.4%,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72.8%。进入二季度,各产业用电增速较一季度有所回落,然而一产用电量仍保持稳步大幅增长,三产用电量增速回升至2019年同期水平。虽然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水平,但是由于国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政策逐步落实,四大高载能行业增速逐步回落,三、四季度第二产业增速受到直接影响,叠加部分地区受到疫情影响中国电网电力输送图,三、四季度第三产业用电增速回落。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两年平均增长7.1%,各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7.0%、8.2%、7.1%和6.4%,总体保持平稳增长。

  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的同时,电力消费结构日益优化。第一产业用电量10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14.6%;第二产业用电量561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1%电力能源企业,两年平均增长6.4%;第三产业用电量142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8%,两年平均增长9.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7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3%,两年平均增长7.0%。

  第二产业用电比重逐步收缩,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略微扩大。随着乡村用电条件持续改善,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充换电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等进一步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结构将进一步向一产和三产倾斜。

  全国供电标准煤耗持续下降。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全国供电标准煤耗302.5克/千瓦时,同比再降2.4克/千瓦时,较2012年下降了22.5克/千瓦时。

  2021年厂用电率尚未见公开数据,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全国厂用电率下降至4.65%,比上一年降低0.02个百分点。其中,水电0.25%,比上年升高0.01个百分点,火电5.98%,比上年降低0.03个百分点。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稳步推进,污染物排放下降明显。截至2020年底,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9%已实现超低排放。据中电联统计,2020年,全国电力烟尘排放总量约为15.5万吨,同比降低15.1%。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78万吨,同比降低12.7%。氮氧化物排放量约为87.4万吨,同比下降6.3%。

  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有效减少。根据中电联数据,2020年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832克/千瓦时,比2005年降低20.6%;单位火电发电量一氧化碳排放量约为565克/千瓦时,比2005年降低34.1%。2006-2020年,通过发展非化石能源、降低供电煤耗和线损率等措施,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85.3亿吨,有效减缓了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增长。

  全国碳市场建设稳步推进。2021年,《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发布。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第一个履约周期为2021年全年,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至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累计运行114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电力工程投资总额达10481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530亿元,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951亿元。2018年以来,电力工程建设投资额连年增长。

  网源投资差距继续缩小。2021年全国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占电力投资的比重为52.8%,较上年增加0.9个百分点;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占电力投资的比重为47.2%,较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

  从近十年数据来看,电力投资总体呈增长态势。“十二五”期间年均投资约为7800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投资约为8900亿元。“十四五”开局之年,电力工程建设投资创下十年来新高。电网投资占比在“十二五”期间整体呈上升趋势,“十三五”期间整体呈下降趋势。“十四五”开年持续降低。

  2021年,全国电源基本建设投资完成553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水电投资988亿元,同比减少7.4%,占电源投资的比重为17.9%电力能源企业。火电投资672亿元,同比上升18.3%电力能源企业,占电源投资的比重为12.2%。核电投资538亿元,同比上升42%,占电源投资的比重为9.7%,扭转“十三五”期间投资量一直收缩的局面。

  “十二五”以来,新能源投资力度加大。2019-2021年受平价上网政策影响,风电投资猛增,2020、2021年风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0.1%、44.8%。

  2021年全国电网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951亿元,同比增长1.1%。从近十年数据看,电网投资占比在“十二五”期间整体呈上升趋势,“十三五”期间整体呈下降趋势。“十四五”开年继续降低。

  电网投运总规模平稳增长。2021年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全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24334万千伏安,比上年多投产2046万千伏安,同比增长9.2%;全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万千瓦,比上年少投产2000万千瓦,同比下降38.5%。截至2021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共49.4亿千伏安,同比增长5.0%;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

  输电通道建设稳步推进,跨区跨省资源配置能力提升。2021年,全国共建成投运2条特高压工程。6月21日,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成为“十四五”期间首个建成投运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12月26日,南昌-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成为国家电网“十四五”开局之年的首个特高压交流工程。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建成投运32条特高压线条交流特高压,均在国家电网;17条直流特高压,国家电网13条,南方电网4条。

  电力业务资质许可服务质量和“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提升。2021年电力业务资质许可“好差评”评价中,“很好”13248件,占96.52%,“好”446件,占3.25%,整体好评率99.77%;“一般”22件,占0.16%;“差”“很差”9件,占0.07%。2021年以来,全国范围内通过深化“三零”(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和“三省”(省力、省时、省钱)服务等一系列举措,电力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2021年全年为用户节省办电成本超650亿元中国电网电力输送图。

  我国已初步形成在空间范围上覆盖省间、省内,在时间周期上覆盖多年、年度、月度、月内的中长期交易及日前、日内现货交易,在交易标的上覆盖电能量、辅助服务、合同、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等交易品种的全市场体系结构。目前省间、省内中长期市场已较为完善并常态化运行。

  根据中电联数据,2021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3778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45.5%,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省内交易电量(仅中长期)合计为30760.3亿千瓦时,省间交易电量(中长期和现货)合计为7027.1亿千瓦时。国家电网区域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9171.5亿千瓦时,占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44.5%;南方电网区域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6702.8亿千瓦时,占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46.6%。

  市场主体方面,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电力交易平台已累计注册各类市场主体36.6万家,同比增长85%;南方电网区域电力市场注册的主体共8.98万家,同比增长39.9%。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跨区跨省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经多轮修订后于2021年9月正式印发,成为落实《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的操作细则,为市场主体参与跨区跨省电力中长期交易提供依据。细则在年度、月度交易的基础上,增设月内(周、多日)交易。

  在2017年7月出台的《跨区域省间富余可再生能源电力现货交易试点规则(试行)》下中国五大发电集团,省间现货方面,2020年,国家电网实现了跨区域省间富余可再生能源电力现货交易全覆盖。在此基础上,2021年11月,国家电网印发了《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试行)》,计划在国家电网公司和内蒙古电力公司范围内启动试点交易。此次规则不仅放开售电公司、电网代购、电力用户参与省间电力现货交易,市场范围由跨区域省间扩大到所有省间,还将市场定位在落实省间中长期交易基础上,利用省间通道剩余输电能力,开展省间日前、日内电能量交易的省间电力现货交易。实现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的空间维度,覆盖多种能源的电量交易,对建立完整的电力市场体系起到了重要的衔接和支撑作用。其运行标志着我国完整、统一的省间电力交易体系已经基本建成。

  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与工商业用户用电价格。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明确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电力现货价格不受上述幅度限制。有序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按照市场价格购电,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居民、农业用电执行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政策。目前尚未进入市场的用户,10千伏及以上的用户要全部进入,对暂未直接从电力市场购电的用户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企业代理购电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方式流程进行了规范)。此外,为保障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放开各类电源发电计划,加强与分时电价政策衔接。

  完善目录分时电价机制。《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称,在保持销售电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目录分时电价机制,建立尖峰电价机制,健全季节性电价机制。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4省市出台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相关政策25条。

  输配电价进入第二监管周期。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4月印发的《关于做好2021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称,平稳执行新核定的2021年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进一步清理用电不合理加价,继续推动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中国电网电力输送图。持续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允许所有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2021年10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定价办法》,对2017年出台的《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定价办法(试行)》作了修订中国电网电力输送图。在第一监管周期(2017-2019)的基础上,考虑到2020年应对疫情降电价(电费)的影响,核定后的各省级电网第二监管周期输配电价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与第一监管周期相比,第二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整体下降,其中,五大区域电网两部制输电价格中的电量电价,从第一周期的2个电量电价变化为第二周期的5个电价,各区域电网都有所属的电量电价。此外,自2021年12月2日起,对陕北-湖北、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执行临时输电价格。

  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5月发布《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明确要坚持以两部制电价政策为主体,进一步完善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明确以竞争性方式形成电量电价,将容量电价纳入输配电价回收,同时强化与电力市场建设发展的衔接,逐步推动抽水蓄能电站进入市场。

  “六签”工作要求包括“全签”“长签”“分时段签”“见签”“规范签”“电子签”六方面内容,旨在全面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构建更加完善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结构。中电联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3040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8%。其中,省内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28514.5亿千瓦时,省间电力直接交易(外受)电量合计为1890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的93.8%和6.2%。此外,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已于12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2022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工作,交易成交规模达2423亿千瓦时(落地端),创历史新高,超过近三年平均送电规模,市场主体参与率达100%,并首次实现所有“网对网”“点对网”交易全量签约,还提前锁定了2022年南方区域跨省区送电安排,其中西电东送电量达2308亿千瓦时。

  《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工作方案》称绿色电力交易将在现有中长期交易框架下,设立独立的绿色电力交易品种。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市场主体,近期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逐步扩大到水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交易优先安排完全市场化上网的绿色电力,进一步体现能源的绿色属性和价值。中电联数据显示,2021年省内绿色电力交易6.3亿千瓦时。

  省内电力现货市场在第一批8个试点均已完成至少一个月以上连续结算试运行的基础上,甘肃、福建、浙江、四川、山西、广东陆续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山东已经启动5次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自2022年1月1日起进入长周期连续结算试运行;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原则上自2022年1月1日起进入全年连续结算试运行。

  第二批电力现货试点面世。2021年4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辽宁、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湖北作为第二批现货试点。此外,上海、江苏、安徽现货市场建设应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市场的统筹与协调;支持开展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试点,加快研究京津冀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长三角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具体方案。江苏能源监管办已于11月对《江苏省电力现货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展开研讨。

  此外,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的新机制在广东省现货市场规则中显现。12月,广东省能源局发布《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建立“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电力市场体系,引入有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需求的市场化用户,通过售电公司与集中式风电、光伏和生物质等可再生发电企业开展交易。条件成熟时,研究开展可再生能源电力参与现货市场交易。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售电公司管理办法》用以替代已经执行了5年的《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新版管理办法明确了售电公司注册条件、注册程序及相关权利与义务等内容,共计9章46条。其有三个亮点,一是注册条件和注册程序更有针对性,二是更加注重售电公司动态管理和风险管理,三是启动保底售电服务,衔接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机制。

  增量配电业务改革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批复了五批459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中国能源研究会配售电研究中心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年增量配电发展研究》显示,有292个试点完成配电网规划编制,300个试点确定业主,240个试点业主单位通过工商注册,224个试点公布股比。共计220个试点确定供电范围,其中第一批有85个,第二批有50个,第三批有53个,第四批有29个,第五批有3个。共计185个试点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供电类)。

  全国6个区域电网和30个省级电网已启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现各区域、省级辅助服务市场全面覆盖,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体系基本建立。2021年在应对电力紧张的过程中,电力辅助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通过辅助服务市场挖掘调峰能力约9000万千瓦,增发清洁能源电量约800亿千瓦时。

  2021年辅助服务市场建设速度加快,运营规则持续完善。国家能源局11月发布的《关于强化市场监管 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今冬明春电力供应保障的通知》,要求中长期保供应稳定、辅助服务保安全运行、应急调度保突发处置。激发需求侧等第三方响应能力,结合用户侧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建设,全面推动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调节负荷、新型储能、自备电厂、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5G基站、负荷聚合商等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国家能源局12月印发了新版“两个细则”,即《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电力并网运行管理规定》,对电力辅助服务主体、交易品种以及补偿与分摊机制做了补充深化。新增了囊括新能源等发电侧主体、新型储能、负荷侧并网主体等并网技术指导及管理要求,新增了转动惯量、爬坡、稳定切机、稳定切负荷等辅助服务品种,建立用户参与的分担共享机制。

  跨区跨省电力辅助服务机制正在陆续出台。除了《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明确跨省跨区电力辅助服务机制外,《新型主体参与华中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规则(试行)》《川渝一体化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试行)》相继发布。国内首个调峰容量市场机制在华北电力调峰容量市场正式启动。

  2.火电包括燃煤发电量,燃油发电量,燃气发电量,余热、余压、余气发电量,垃圾焚烧发电量,生物质发电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2月11日发文,调整湖北区域碳市场电力行业碳排放计量试点单位及工作任务,将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湖北能源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形势下能源电力发展的顶层部署。近期,国家能源局对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作出相关部署,出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专家观点未来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长的主战场依然是中国、印度、欧洲、北美洲,以巴西为代表的拉美地区也会有一些重要机会出现。中美两国发表的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以下简称“阳光之乡声明”)提出,在21世纪20年代这关键十年,两国支持二十国集团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2030

  2023年12月6日-7日,2023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南京召开中国五大发电集团,本届年会以“创新驱动,数智赋能”为主题。450余位行业代表紧密围绕“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创新应用等领域开展深入广泛的学术交流,旨在探讨数字技术如何赋能电力行业,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

  12月4日,国家电投召开业务外包规范管理工作系统推进启动会,全面总结业务外包规范管理试点工作情况,对系统推进业务外包规范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国家电投董事、总经理、党组栗宝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海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国家电投系统推进业务外包规范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二

  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作业人员近日在带电作业实训基地利用无人机悬挂防坠落装置在220千伏蓝天线路开展检修作业中国五大发电集团。这是新疆首次应用无人机悬挂输电防坠落装置,在安全生产领域实现新突破。登塔作业以消除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关系着电能输送主动脉的可靠运行。传统上塔时,作业人员需携带防坠落

  11月8日下午,2023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智能供配电技术”赛项国际总决赛在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潼南校区开幕,来自柬埔寨、老挝、泰国的4所职业院校以及全国25个省份的45支参赛队同台竞技。开幕会上,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宗伟介绍了学校教育教学、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等基本情况,并表示学校高度

  12月5日上午,青岛市即墨区首届电力行业职工技能大赛启动仪式暨实际操作比赛,在国家电网党员抢修服务中心(陆港)成功举行,来自即墨区8家电力行业企业的120名参赛职工参加启动仪式并进行现场实际操作比赛。此次大赛,由即墨区总工会主办,即墨区供电公司工会承办,旨在深化全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

  今年联合国缔约方会议气候大会COP28将首次提出可再生能源全球协议,在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两倍。继今年早些时候G20国家达成协议后,已有60个国家支持这一目标。按照这个目标,到2030年底,将世界已建成的可再生能源总容量增加两倍,达到11000吉瓦左右。这是世界需要达到的可再生能源容量,

  11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第六批和通过复核的第一批、第二批、第四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名单的通告。国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中电科(嘉兴)工业设计中心、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等企业上榜。详情如下:

  中央总、国家主席、主席习30日上午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

  12月15日中国电网电力输送图,国家能源局发布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6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第二产业用电量52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第三产业用电量13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

  12月1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76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第二产业用电量52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第三产业用电量13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0%

  就在过去的这个夏季,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六创历史新高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得益于现代坚强电网强大的输送能力,西北沙漠戈壁里的风光,西南高山峡谷间的川流,以及东海上呼啸的海风,须臾之间化为电能源源不断送往千家万户。国家电网公司在浙江综合运用柔性负荷调节等手段,聚集海量负荷资源,形成电力保供的最大合力

  文/徐宁段德咏任晓文在山东省莱州湾海域,高高耸立的巨大风机沿着滩涂向近海延伸,白色的桨叶随风转动,将强劲的海风变成清洁能源汇入电网。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海面碧波荡漾,吸引游客纷纷驻足。前来烟台旅游的宋先生深吸一口新鲜空气,惬意地说:“等莱州湾‘海洋牧场’建成开放,我再来体验一回‘

  10月份,全省全社会用电量74.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4%;全口径发电量87.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2%;原油产量29.73万吨,同比下降15.55%;原油加工量81.44万吨,同比下降0.77%;天然气产量1.68亿立方米,同比下降3.53%;天然气消费量2.9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2.30%;原煤产量80.39万吨,同比增长3.96%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前10月,新疆全社会用电量3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7%。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内用电量2484.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1%。两组数据揭示出新疆经济社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前10月,“八大产业集群”用电量84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3%,占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内用电

  一、用电情况10月全社会用电量209.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7%;第二产业用电量135.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9%;第三产业用电量40.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6%;居民生活用电量30.03亿千瓦时,同比降低6.20%。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250.2

  日前云南省能源局发布数据2023年1—10月全省能源生产供应总体良好能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1%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电力生产供应平稳有序1—10月,全省全部发电量3527.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较1—9月提高1.6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发电企业发电量3312.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较1—9月

  11月17日,记者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获悉,1~10月,南方区域五省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全社会用电量131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10月,南方五省区用电量增速加快,全社会用电量13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较全国用电增速高2.8个百分点。10月,南方五省区第一、二、三产业和城

  据电力部门数据反馈,2023年1-10月,全市全社会用电量达558.9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2.5%。10月当月全社会用电量为6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2023年1-10月,全行业用电量为54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10月当月行业用电量为5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1-10月用电量为2.7亿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22日发布消息称,今年以来,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电量约479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67%,已形成交易活跃、透明高效、公平有序的市场格局。广东电网公司的信息显示,南方(以广东起步)电力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满两周年,市场电量合计约10741亿千瓦时。该市场成功应对能

  12月13日,在国家能源局绿证核发工作启动会上,国家能源集团与德国工业企业巴斯夫特性化学品(南京)有限公司完成新绿证交易第一单,产生全国首张新版绿证交易凭证。绿证全称绿色电力证书,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实行绿证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12月6日,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指导,国网数科控股公司(国网雄安金科公司)所属国网区块链科技公司牵头立项的《基于区块链的绿电标识应用标准》(IEEEP3224StandardforBlockchain-basedGreenPowerIdentificationApplication)通过IEEE审查,正式获批发布。该标准是我国主导的首个绿电交易领域国际标准,

  11月8日下午,华北能源监管局在天津召开京津冀绿色电力交易工作座谈会,会议分析了2023年京津冀绿色电力交易工作开展情况,交流当前绿色电力交易存在的问题,探讨2024年绿色电力交易新模式。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行业主管部门及有关电力企业相关负责同志参会,华北能源监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参会并讲话

  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电力消费端碳减排量的核算关乎整体减碳进程。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10月27日发布的《中国区域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研究(2023)》指出,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是精准核算电力消费引起的温室气体间接排放量的基础,是定量分析并推动消费端碳减排的重要参数,其空间精度和时效性对区

  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统筹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以可再生能源高质

  近日电力能源企业,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赴我省开展针对云南省电力供需形势及趋势的考察调研。云南省发展改革委、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派员参与全程调研。调研组先后赴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等电源侧和电网侧中央企业进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在昆明与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云南省发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提出研究推进绿证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衔接协调。这是我国继提出研究在碳排放量核算中将绿色电力相关碳排放量予以扣减的可行性后,首次明确了以绿证进行市场衔接。

  水电是低碳发电的支柱,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大量绿色电力。截至2022年,我国已建、在建常规水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2022年常规水电发电量1.3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量的15%。新形势下水电的功能定位将由传统的“电量供应为主”转变为“电量供应和灵活调节并重”,这对水电开发利用意味着什么?我国抽

  2023年9月19日,由国家能源局、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主办,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东盟能源中心承办的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周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在会上发布《2022中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以下简称:“《

  绿证的核发和交易对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2023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可再生能源发展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如何完善绿证制度、推广绿证交易、引领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推动绿证与国际接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推动绿证与国际接轨以绿证引领绿电消费,前景广阔

  2023年初,广西发布实施了《2023年广西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明确了绿电交易产生的盈余的资金分配方式,提高绿电交易电价,极大刺激优势产业用户积极参与绿电交易。8月11日,从广西北部湾陆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广西西江集团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海新能公司”)获悉,公司7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中国电力生产结构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